資管新規:沒有“剛性兌付”,沒有“兜底”了,好的資產都有風險

前幾天在清華一個論壇上,有幾個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會對大家未來的投資有所幫助。

今年,監管機構出臺了一個“資管新規”,對未來財富管理領域影響非常之大,包括大家關注的P2P借貸、信託、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私募股權投資、股票、數字貨幣等。對政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這個文件讀讀,小編講一下要點。

資管新規:沒有“剛性兌付”,沒有“兜底”了,好的資產都有風險


論壇請的幾位嘉賓,分別來自信託、券商、銀行、公募基金等領域,基本含涵蓋了主流投資市場的業務範疇。但是大家都聚焦到一個問題上: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是說以後再也沒有兜底、保本的產品了。誰再和你說某個理財“保底”年化10%,這一定是騙子。

大家知道原來的錢都投到哪裡了嗎?無論是信託、銀行、券商,很多都在給房地產公司,以及上下游企業做“資金通道”,說白了,你買銀行理財、信託、各種基金,很多最終都流入到一個項目裡,那就是房地產。所以房地產吹起來泡沫很大,一旦經濟下行,發生違約都是成片的完蛋。

對於用戶來說,銀行理財告訴你年化5%,三個月期限,你就買了,你根本不知道買的是啥。現在好了,資管新規一出,銀行必須要如實告訴你,你買的產品可能和某個P2P是一樣的,而且不保底,那你還敢買嗎?(顯然,如果不保底,我還不如去買股票和比特幣)。所以,資管新規第二個要點就是要:去嵌套

。(少一些套路,多披露一些項目的信息)

去年不僅P2P暴雷,很多的幾百萬的信託也違約,銀行理財也違約。很多信託、銀行的產品的透明性並不比P2P好到哪裡去。如今要透明化,實際上,對這些機構是非常大的考驗。

原來叫“被動投資”,反正房地產的項目在這裡了,走不同的通道都可以,你用戶的錢來了就往裡走就行了。如今,要比拼“主動管理”和投資的能力了,你要去尋找好的項目,沒有好的項目,用戶根本就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才給我5%的收益。

正如一位專家講到的,資管新規一出,估計很多用戶會直接懵逼,發現你手裡的錢投投不出去了,沒有保本的項目了。(其實,原來也沒有,只是別人騙你,你自已就信了)這是這一波P2P、信託、理財、私募暴雷之後,直接導致的政策改革。

各位:如果你以後不去學習瞭解更多的投資的知識,不去了解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比特幣數字貨幣這些另類投資,估計你的錢都投不出去了。否則只有

存銀行拿那一點的利息,跑不過通貨膨脹。

因為正如咱們之前講過的:所有的投資都有風險,而最可怕的是那些你看不見的風險(比如P2P告訴你保本,可違約了誰給你兜底?),那些看的見的風險,比如股票、比特幣等反而風險來了,你能承受的起。

“資管新規”之後,財富管理的大格局會改變,估計這些年化5%,10%,20%的借貸項目,去投資的人會越來越少(因為你冒得風險可能不比股票、基金、比特幣要小,但拿到得收益只有年化10%)。

更多的投資者將尋求多元化配置資產,比如:10萬元(其中3萬現金,應對流動性;3萬買貨幣市場基金,2萬買基金,1萬買股票,1萬買比特幣等另類資產)保守的人,適當降低風險資產比例;激進的人,適當增加風險資產比例。

最後希望大家能與時俱進,從低谷走出來,從熊市走出來,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重新積累起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