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去年宜家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次大调查,写成了2017年家居生活报告。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在这个报告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全球范围内有27%的人认为,被媒体施加了压力,迫使我们过极简的生活。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纠结要不要扔东西而感到压力和沮丧

图源:宜家2017家居生活报告

自从“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流行以来,很多媒体不仅“强推”,甚至把断舍离说成了是收纳的唯一出路,这样反而给很多人创造了焦虑:

就像时尚圈曾经疯狂热捧0码模特,让很多健康女性都认为自己太胖了,反而不断节食、减肥,过得越来越不开心。

本来,断舍离只是收纳的一个流派,诞生于日本这个近一半已婚妇女都是家庭主妇、全民低消费欲望的国家,并不适合所有人尝试。

而言断舍离必谈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本只是夸张的喜剧,却被当成了“断舍离”教科书。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本来只是艺术夸张的效果,却被当成了生活方式典范

现在连宜家都嫌弃这股“歪风邪气”了。

宜家在上周的新财年发布会上,除了公布了一些新品,还有贯穿2019年的品牌主张:英文直译就是“让家为你所掌控”。今年的主题太深得我的心了!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图源:IKEA

家明明是非常私人、非常自我的地方,但现在家却受到了很多外界的影响:

一边是父母、亲戚、工人为首的“保守势力”,阻止你有任何新想法,一定得按老程式老套路、住成土味样板间;

另一边是网络、媒体为首的“生活方式专家”,让你觉得自己的家一无是处,既没有设计感也不会收拾打理,和“别人家”一比就是个廉租房。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保守势力要求你装成这样

V.S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我害怕有人说的两句话,就是“别人家都是这样装的”,以及“XX不适合中国国情”。

唯独没有人关心你自己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简直就是小时候“别人家的小孩”阴魂不散——对方不但长大了,还开始装修了。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其实,宜家今年的想法和住范儿一向的提倡,特别一致: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财力、审美和生活方式,装修和布置自己的家。

根本不要管别人怎么想,千金难买我乐意。

为了示范什么叫“家多一点你”,宜家还特地搭建了三个样板间,用上了他们最大众的产品,为三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创造了非常个性的家。

尽情收藏的家

第一个“尽情收藏的家”,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收集物品、完全是断舍离反义词的家。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这个家里人人都是收藏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叫朋友来家里欣赏自己的收藏。

客厅餐厅四周满满当当,全部都是柜子,柜子里也塞满了东西。为了方便“显摆”又避免落灰,还特地都用上了玻璃柜门。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不但爸爸妈妈是收藏癖,连娃都有收藏癖。

玻璃柜中间一层留给孩子展示自己的玩具,沙发背后的凳子下面也有放玩具的小拖车。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因为三面墙都被射灯照亮,除了餐桌上方有两盏顶灯之外,就不需要额外的主灯照明了。

即使是深色墙面也不带怕的,以每个灯头5瓦计算,一共射灯也就100瓦,和一盏大吸顶灯的耗电量差不多。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身心平衡的家

这个家是一对都市年轻人用来躲避喧嚣的绿洲,因此在强调温馨的同时,也希望能把杂物都尽量藏起来。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相比起第一个家里的“显摆”,这个家相当强调藏藏藏。

看得见的地方,都没有太多的杂物,因为杂物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分布各处的柜子里了。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图源:住范儿自摄

橱柜和门厅也都各自分别有储物量巨大的柜子,尽量把杂物全部都收起来,不用扔东西,也能拥有一个整齐的家。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图源:IKEA

卧室里的桃红色温暖又热情,不但用大大的衣柜藏起了大量的物品,仅留下小件的装饰和日常必备物件在外面,还没有使用主灯,让干净的天花板同样营造出放松的氛围。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图源:IKEA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更可持续的家

这个家的理念比较西方,希望能创造出一个自给自足、不给环境添加多余负担的居住环境。

除了配色上很清爽,里面处处也都有体现出DIY的精神。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 图源:IKEA

一张大餐桌既能吃饭,又能做手工,围绕着餐桌一圈,柜子里架子上都是做手工用的材料,墙上挂着的也是自己动手的作品。

厨房小推车也成了移动的工具车,可以方便地把工具移来移去。

论极简装修风格的没落,宜家有话说

你看,哪里存在什么程式化的家呢?每个人的家都可以不一样。

当然,如果你在追求自我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惑或麻烦,下面几个小诀窍,你都可以试试看。

1. 研究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习惯,看看家里哪些区域是经常会用到的,哪些不会用到,然后“多退少补”,不常用的区域可以干脆取消掉。

2. 抛掉外界的一切价值观,接受最本真的自己。如果穿着大裤衩子赖在沙发上边喝啤酒边看电视让自己快乐的话,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3. 任何人的经验、建议,最好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很多零零碎碎的建议都有比较主观的成分,经不起推敲。方法论比一句话总结更值得参考。

4. 如果你是容易动摇的人,装修完成前尽量别让任何不住在房子里的人到工地去,除非非常认可他们的评价。父母也不行。

5. 如果买的是二手房,可以先搬到屋里正常住几天,马上就能感受到有哪些迫切需要改变的地方了。

6. 网上的美图、晒家都是可以参考的灵感,但如果它让你感到焦虑和压力,那就把它关掉,不要再看了。干货倒是可以一直看下去的。

7. 和父母、伴侣的沟通很重要。如果在美观、样式上不能达成一致,至少在功能性上兼顾所有人的需求,住起来起码不辛苦。

8. 如果和父母、伴侣沟通遇到僵局的话,省钱总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尤其是在对方态度比较保守的时候。

9. 工人反对的情况,一部分是为了偷懒,一部分是碍于眼界,一部分是真实现不了。所以了解一些知识,总还是没错的。

10. 不要等到时间很紧时才做决定,如果有人催促你,先拿出点开住范儿查一查,这样更有底气。

11. 缓兵之计非常好用,尽量拖一拖,只做基本款的简单装修,这样要做任何改动,都只是挪一挪家具而已。

12. 不要在商家面前有任何的分歧,回避一下,统一意见再一致对外,要不很容易让商家占到便宜。

13. 偷懒也是一种态度。不过肯定不能从头到尾都做甩手掌柜就是了。

14. 风水这个东西比较微妙,本身也有派系之分,如果“利用”得当,也是一个获得父母支持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