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一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的諺語,讓身為六畜之一的狗,作用除了看家護院外,還為人們的餐桌上添了一道美食

其實吃狗肉自古有之,並不是現代人的嘴饞。

《禮記·王制》中就有“一獻之禮既畢,皆坐而飲酒,以至於醉,其牲用狗……”的記載。

《禮記·月令》中“孟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左個……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大廟……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的描述,就可以看出古代的帝王也是吃狗肉的。

狗肉可以說是貴族、平民通吃的一種肉食!

時至今日,狗的命運出現在風口浪尖之中。因為玉林狗肉節的傳統和熱烈,出現了某些極端愛狗人士的瘋狂阻止吃狗肉的舉動。

他們這種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他人身上的不恰當的愛狗行為,徹底引發了其他人的反感,反而使狗的命運前途未卜,更是讓玉林狗肉節紅遍全國。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狗肉鍋

和狗相比,貓的命運實在是太好了,除了某地一道名菜“龍虎鬥”是以貓肉為原料外,還沒有看到哪裡有吃貓肉的,史書上也沒有找到吃貓肉的記載。

隨著網絡的發展壯大,還出現了吸貓一詞。擁有高冷氣質的大貓、調皮搗蛋的小貓其實都要感謝互聯網的,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讓擼貓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在貓奴們的努力下引領著寵物界的潮流。

當然吸貓猶如“吸菸一樣是無法戒掉的,這已經成為一個動詞了,用貓奴們的話說就是:一日吸貓,終身戒貓,科學戒貓要趁早。

但無數先賢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現代的貓奴們,吸貓這事,不是你說想戒就能戒的。

貓在中國出現,最早的記錄來自西周時期,便是赫赫有名的狸花貓,簡稱狸貓。沒錯,就是狸貓換太子的那種狸貓。

當然中國人養貓,一貫以實用為上。所以能介入古代中國皇權的鬥爭,可見貓的高度就不是狗可以比的。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中華狸貓

皇家養貓不知道是否都會介入皇權鬥爭,但民間養貓還是因為剛需,因為貓咪的本能。

《爾雅.釋獸》中記載:“鼠善害苗,而貓能捕之。去苗之害,顧字從苗。”

一隻會捕鼠的貓對於人們來說才是看重它的最主要原因,但要想獲得一隻稱心的貓,在宋代是沒有那麼容易的,因為是需要準備聘禮的。

宋代文豪黃庭堅有《乞貓》一詩,曰:“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翁翻盆攪夜眠。聞到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御嬋。”

狸奴是貓的古稱,聘貓的講究是指相中人家的貓後,要選一個吉日,帶上聘禮,舉行儀式,才能抱得小貓歸。黃庭堅的聘禮比較簡單,就用了幾尾鮮魚換得心怡的小貓咪。

當然,也有不需要聘禮的時候,比如《謝周文只送貓兒》:“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免魚餐薄,四壁常令鼠空空。”

黃庭堅運氣還是不錯的,所得的狸奴都是戰功昭著之輩,殺鼠如麻;而且對吃的也不挑,也不嫌棄主家家貧。有這樣的貓,黃庭堅不成為貓奴都難。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冬日嬰戲圖

在古代,能夠擁有一隻善於捕鼠的貓,對於主人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貓性懶啊!比如大詩人陸游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

陸游的聘貓禮其實比黃庭堅要貴重得多,因為他用的是古代第一硬通貨,鹽,就是為了得到一隻能夠捕鼠的貓。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有“裹鹽迎得小狸奴”的迫切心情,為的是“進護山房萬卷書”。但因為家貧,為此還生出了“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的內疚。

但聘貓和相親一樣,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畢竟不知道自己抱回去的小貓咪的真實品性。

所以當陸游發現自己拿的硬通貨換來的小狸奴居然不會捕鼠,而且還好吃懶做,時不時打翻個墨汁,扯兩本書給他搗亂。這就讓老先生非常生氣,感覺自己受了欺騙。

為此老夫子還寫了了幾首詩來表示自己內心的憤慨,比如《嘲畜貓》。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魚饜足,不顧鼠縱橫。欲騁銜蟬快,先憐上樹輕。朐山在何許?此族最知名。”

當然陸老夫子作為骨灰級的貓奴,養了不止一隻貓,貓已經成為他的生命中除了詩歌外的第二重要的精神寄託。

在揮毫完成了那首豪情壯志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之後,老先生蘸蘸剩下的墨汁,又補充了一首小詩:“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外面這又是風又是雨的,嚇死寶寶了。呆在屋裡多好,喵,乖啊,家裡柴火旺盛,蠻氈暖和,咱就不出去了,讓老夫擼擼,宅在家的感覺真好啊。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狸奴小影

但有錢人養貓,只看貓咪的顏值,至於捕不捕鼠反倒不重要了。

據吸貓專著《貓苑》記載,古時的貓主子“不苟銅鈴金鎖,雅飾可觀,食有鮮魚,眠有暖毯,士夫示紗幮之寵,閨人有懷袖之憐”。

這種地位的攀升在宋代達到高潮,不僅與貓相關的行業開始繁榮,還發展出了一整套的吸貓理論《相貓經》。

以顏值論:頭面要圓,耳要小,眼宜金銀色,鼻平直,須要硬,腰要短,後腿要長,身上要無旋毛……

以毛色論:純黃為上,所謂“金絲貓”;其次純白的,名“雪貓”; 再次是純黑的,叫“鐵貓”。而且純色的貓有一個通名叫“四時好”。

而狸貓又有不同:

褐黃黑相兼,名為“金絲褐”;

黃白黑相兼,名“玳瑁斑”;

黑背白肢,白腹,名為“烏雲蓋雪”;

四爪白,名“踏雪尋梅”;

白身黑尾,最吉,名為“雪裡拖槍”;

通身黑而尾尖一點白,名為“垂珠”;

白身黑尾,額上一團黑色的,名為“掛印拖槍”,又名“印星”,主貴……

擼貓也是要講究品相的好嗎?一隻好的貓,更能體現主人的眼光。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狸奴蜻蜓圖

到了明代,貓咪可以說是貓運亨通,它已經成為皇家的一員。

明朝又是一個擼貓的高峰,養貓已經成為達官貴人間流行的時尚。因為貓咪的狂熱粉絲中出現了當時身份地位最尊貴的人,那就是大明皇帝,上行下效,貓運亨通啊。

第一代大明朝的高級貓奴明宣宗朱瞻基,擼貓的興趣在於畫貓。他雖然好武,但其本身是個文化人,平日裡就喜歡潑墨揮毫。他認為貓的體態活潑,是最好的模特。

他對貓咪的痴迷程度,已經達到了哪怕是外出遊玩都會帶著它們共享美景。而他筆下的《花下狸奴圖軸》,也是七大傳世貓咪繪畫之一。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花下狸奴圖

另一位貓奴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這位嘉靖皇帝的長期不上朝不僅是修道,更是在後宮逗貓、擼貓。他有一隻獅子貓,叫“霜眉”,整日與他同起同臥,感情極為深厚。

霜眉被貓奴朱厚熜愛到什麼程度?霜眉死後,嘉靖不僅為貓製作了金棺葬找萬壽山下,又令各部官員給這隻貓寫祭文超度。

當時的禮部侍郎袁煒以“化獅為龍”一句居然搏得“龍顏大悅”,官職連升幾級,可以說是佔了貓的光。在景山公園,這隻貓的墓還在,名字也非常氣勢磅礴,虯龍冢。

朱厚熜愛貓還愛得著了魔。為了擼貓,充分體現了一個貓奴應有的素質,還在皇宮內苑設置了很多養貓的“貓兒房”。

據《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記載:“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鍾愛者,亦加陞管事職銜

愛貓、擼貓到這種程度,明世宗朱厚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狸奴圖

貓狗不同命,說到底還是因為貓咪的個性。

貓奴都是有遺傳的,貓用它自身的個性贏得了和狗的不同命運。狗還是有些奴性的,但貓咪沒有。

擼貓的人說到底還是因為大貓咪的高冷氣質,小貓咪的萌噠噠,這同一種生物在成長過程中的性格反差,給人帶來的不同視覺、感知的衝擊,讓人對它充滿了好奇。

其實無論人們是否因為擼貓而顯得越發孤獨,但貓其實始終都沒有在乎過。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玉林狗肉節前話貓狗,說說“貓奴”的歷史情懷!

狸奴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