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北洋軍閥】

源於清末北洋六鎮,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

首領:袁世凱。

核心人員: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段芝貴、曹錕等。

在袁死後,因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而逐漸分裂。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皖系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袁死後,迅速奪得北京政權,並在地方上取得督軍團的支持。

首領:段祺瑞。

核心人員:徐樹錚、靳雲鵬、吳光新、段芝貴、傅良佐、盧永祥等。

直皖戰爭中,為新直系與奉系擊敗,退出中樞;江浙戰爭中,皖系盧永祥為新直系齊燮元、孫傳芳等擊敗,皖系勢力從此一蹶不振,在政治與軍事方面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直係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掌控長江流域數個富庶省份。

首領:馮國璋。

核心人員:李純、王佔元、陳光遠、曹錕、蔡成勳、陸建章等。

府院之爭中,馮國璋為段祺瑞所迫,辭去副總統一職,返回故里,不久病逝。後同派系曹錕、吳佩孚崛起,舊系人員均被整合同化。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曹坤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吳佩孚

【新直係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源於北洋第三鎮,馮死後,曹錕、吳佩孚成為新任領袖,並先後擊敗皖系,奉系,開創直系時代。

首領:曹錕(津保派),副首領:吳佩孚(洛派)。

核心人員:馮玉祥、王承斌、齊燮元、蕭耀南、孫傳芳、張福來等。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新直系為奉系擊敗,退出中樞;吳後借魯豫戰爭再起,但又為北伐軍及奉系夾擊,派系瓦解。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奉系軍閥】

北洋軍閥旁支,源於奉天(遼寧)舊軍,長期佔有東北,後期更擊敗新直系,控制中央。

首領:張作霖。

核心人員:楊宇霆(士官派)、孫烈臣、張作相、吳俊升、郭松齡(陸大派)、姜登選等。

二次北伐中,為北伐軍擊敗,退回東北。張在撤退途中為日軍擊斃,其子張學良即位,後於1928年12月29日宣佈易幟,派系蛻變為國民黨東北軍系。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五省聯軍】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由東南五省直系殘餘及地方武裝組成,核心為北洋第二鎮。為北洋後期勁旅。首領:孫傳芳。

核心人員:周蔭人、盧香亭、陳調元、鄭俊彥、鄧如琢等。

北伐戰爭中,遭重創,被迫依附奉系;二次北伐中,再次被擊潰,派系遭瓦解。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李景林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張宗昌

【直魯聯軍】

奉系軍閥旁支,直魯兩省奉軍為抵禦國民軍系組成,有一定的獨立性。

首領:李景林、張宗昌。

核心人員:褚玉璞、方永昌、王棟、畢庶澄、王普等。

二次北伐中,遭重創,在撤往關外途中,又為奉系張學良所忌憚,遂在南北夾擊下,派系瓦解。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馮玉祥

【國民軍系】

新直係軍閥分化演變而來,北京政變後崛起。

首領:馮玉祥(一軍)、胡景翼(二軍)、孫嶽(三軍)等。

核心人員:鹿鍾麟、張之江、宋哲元、韓復榘、嶽維峻(二軍)、李雲龍(二軍)、徐永昌(三軍)、方振武(五軍)等。

魯豫戰爭中,二軍瓦解;國奉戰爭中,國民軍系遭重創,被迫退往綏遠;後馮五原誓師,借北伐戰爭再起,派系蛻變為國民黨西北軍系。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東北軍】

由北洋奉系軍閥易幟而來,中原大戰後,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地方軍閥。

首領:張學良。

核心人員:于學忠、何柱國、王以哲、湯玉麟、萬福麟、劉多荃等。

西安事變後,張遭蔣中正軟禁;派系勢力在抗戰過程中,逐漸為中央軍系同化。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晉綏軍】

源於清末山西新軍第85標、第86標,在北洋時期穩步發展,借北伐、二次北伐戰爭佔據華北地區。

首領:閆錫山。

核心人員:商震、徐永昌、楚溪春、孫楚、楊愛源、傅作義等。

中原大戰,遭重創;後借抗戰再起,但派系遭分化(商、傅等人脫離),實力有所下降;終在解放戰爭中,被消滅。

今日聊一聊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的一些情況

李宗仁

【新桂系】

源於舊桂系護國六軍(李宗仁等)及模範團(黃紹竑、白崇禧等),多次與蔣對抗。

首領:李宗仁、白崇禧 、黃紹弘、黃旭初。

核心人員:夏威、李品仙、廖磊、葉琪、楊騰輝、胡宗鐸、陶鈞等。

解放戰爭中,被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