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在香港上市,谁也想不到三年前雷军信誓旦旦说五年之内绝不上市的小米,竟然这么快就违背“誓言”,小米用8年时间实现了中国互联网的创业梦,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有好品牌,而他们正在走向世界。

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成功的案例都有一套有迹可循的方法论,也许我们可以从小米的成长之路里得到四点启示:

1.小米之家如今做的如火如荼,社群营销确实为小米赢得了高效的声量传播,就像果粉之于苹果,米粉们对于小米的支持,在每次新品上市发布会的关注热度上可见,还记得当年那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吗,完全可以相信小米离成为中国的苹果公司的那一天并不遥远。

2.小米的饥饿营销源自于自身的产品力,当产能跟不上销量的时候,饥饿营销反而促使了消费者死心塌地的狂热。从“买”到“抢”,只有产品力与性价比足够吸引人才会有这样的追捧。

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3.价格定位,2010年的苹果和三星垄断了高端机市场的定价,没有三千元以下的智能机。小米以1999元的超低定价基本奠定了国产智能手机的心理价位,其他国产手机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突破这个价格,因为超过了预期价格的国产手机豪无竞争之力。

4.跨界与多元化,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历程,可口可乐、肯德基谁的跨界营销玩得不好?说小米跨界更不如说是他做多元化,去小米的体验店,和苹果相似的是极简风的店面设计,不同的是跨界产品做得更得心应手,小米牙刷,小米蓝牙音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都想到了。这些产品共同之处就是极简设计,好用有品质,体验店不单单是卖手机,它更像是一家中国的无印良品在搭着卖手机,可以说小米是在走新零售的道路。

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除了手机,汽车也是如此,受贸易战的影响,特斯拉中国市场的在售车型全线涨价,最高涨幅达25万,在关税政策说变就变的大环境下,可能对于自主品牌又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车企品牌,厮杀已经很激烈,新品牌争相后继,如今更是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光以价格战扬名是不够的,核心还是要以产品力制胜。

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说到这里,小编想到SWM斯威这个品牌,之前动作频频,足球营销玩得风生水起,一下子名声大噪,不得不想到刚才提到的跨界,但近段时间发现更着重围绕产品发力,为八月的新车上市做准备,这款新车叫G01,之前北京车展、重庆车展上的亮相很吸睛,尤其是运动版,外观上OK,内饰也不错,三屏互联,简洁大气,省掉了繁杂的按钮控制,智能方面也比较重年轻化,无线充电,微信接人,远程控制,都比较讨喜。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一族来说贵的特斯拉靠自己是买不起了,但依然有很多国内不错的自主品牌可以考虑。有句话说得好“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价格导向,价格红海并不是不能杀出一条血路,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成本,在长期赚钱的情况下打好价格战。”

从小米上市看汽车行业现状:国货当自强

如今的国际国内形势都比较严峻,也许看似平静的大海表面之下已是暗流涌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米的上市不仅是一种自身的勇气,也是一种对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激励,国货当自强,不论是手机还是汽车,只有做好自己的产品,向高端科技迈进,才能有持久的竞争力、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