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传统文化三年,我才真正接纳孔子的教诲

接触传统文化三年,我才真正接纳孔子的教诲

三年前,我接触传统文化,想活得更透彻,更明白。

此时的我,26岁,已然不年轻,距离上小学近20年了。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我也是做了一些思想斗争的,这些斗争来源于时间、空间,还有自己已有的认知。

一个人面对一个决定,选择一个新的环境和居所,可能相对于来讲容易些,但如果一个人要重新打破自己的认知,重塑自己就很难。

这种难度就如同你在一个你呆了10年的公司,这家公司是你超级喜欢的,而且目前你的收入和职位都相当满意,然后你领导告诉你,你必须要离开这家公司,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当时就是面对这样的抉择,而且未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从心底默认会变得更好。

前两天是孔子诞辰,我在思考近3年来我对传统文化的一些熏陶,以及自己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改变和迭代观念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三年对我来讲是刷新认知,重塑自我的过程,但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讲,这三年也是不断看清自己的过程。

我着实感受到了孔子思想对我的影响,同时,这种思想对于今天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接触传统文化三年,我才真正接纳孔子的教诲

0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岁时,我们也就是个初中生,除了学业外,就是讨论游戏和运动啥的。

而孔子15岁时便已至于学。他知道能够改变他命运,只有靠自己的才学,走上仕途的道路。

从那时起,他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走入学习之路,他的勤学苦练超出今天的大部分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数学、诗歌、尚书、周易、历史......

只要是能学的,该学的,他都会去钻研,并且能够学到一定的水平和心境。

20多岁,已经名扬鲁国。

孔子说:

为学礼,他找到老聃。

为学乐,他找到苌弘。

为学琴,他找到师襄。

孔子最小的老师只有七岁,是春秋时期的一位神童,孔子就是这样,只要别人在某方面比他优于一些,他都可以师礼待之,至老不变。

说到这一点,我就无比忏愧,在请教他人这个点上,天生就有比较大的劣势,基本就是宅在自己的小圈子,不怎么轻易出门的人,更谈不上不远千里去请教这么一回事了。

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信息和思维都比较闭塞。

前几年,微信还没有那么火的时候,我们微信里也没有那么多好友,也谈不上说一个人要关注上百个公众号。

到后来,就不一样了,很多我们需要处理的信息就无比繁多,同时,我们通过新媒体,认识了很多比我们厉害的人,他们的思维,认知,学识,都比我们来得优秀很多,我们不得不开始以学生的姿态去看他们的内容,听他们的分享。

这才发现,原来孔子四处求学的经历,是他早认识到了知识的无界和世界的广大,以一颗谦卑心向厉害的人学习。

发现人的优点,就发现自己的不足,当我们常抱着这样的心态为人处世时,我们的成绩也会比现在要来得更好。

接触传统文化三年,我才真正接纳孔子的教诲

02 面对贫苦,坦然自若

孔子说:“君子贫穷之时,会固守贫穷。但小人贫穷之时,会胡作非为。”

孔子喜欢他的徒弟颜回,是因为颜回吃一小框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房中,还能安贫乐道。

这种事情换成普通人,那肯定不行,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你说让你重新回到穷乡僻壤,住在小屋子里面,清心寡欲,那肯定吃不消。

这种“固守贫穷”的思想和行为,常人无法企及,常人恨不得从50平米,搬到100平米,从100平米,再到200平米,再到大别墅,反正就是脱贫甚好,越富越有福。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我们这一代有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总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好,远离以往的贫苦,都希望过得好一些,生活富裕一些。

大环境下,把立业致富放在第一位,使得我们的思想也受其影响。

以前月薪2000的时候,想着啥时月薪5000,到了5000就想着1万,到了1万又想翻倍,后来又想着年薪百万、千万的。

人的欲望永远都不会被满足,有高的,就有更高的,忽然遇到一个人从富裕重回穷苦的日子,就觉得是脑子出问题了,发神经了。

殊不知,穷能养志,贫穷时保持平和,是内在极其高的修养。

最近在读历史,历史上的小人一般都有这样的特性,被逼无奈时,就会胡作非为,这种胡作非为比常人想得要恐怖得多,可以说是不折手段。

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躲避贫穷和灾祸,这是他们的头等要事,面对此,小人可以说是五毒俱全,阴险毒辣。

困苦会增长他们的恶性、恶行,当然也难以达到君子以此作为修身养性的时机了。

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接触传统文化三年,我才真正接纳孔子的教诲

0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跑去线下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和招商会,每每看到台上的演讲者谈到招商模式时,就不乏有人激动不已,欢呼、鼓掌、叫好。

“财富自由”是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的,正因为世人有这个需求,就不乏有很多噱头让我们钻进这样的圈套中。

今年爆掉的投资理财软件很多,让我们足以领略深刻的教训。

我以前也在思考:关于赚钱,所谓的道又是在哪里呢?

后来接触到传统文化,有个老师讲“厚德载物”这四个字,我才明白,所谓的道就在这个里面。

赚了钱,德行不够,就得还回去,自己留不住啊。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赚了钱,还得通过其他渠道流失掉,念头不对啊。赚了钱,没有给到对方对应的价值,还得还回去,价值不对等啊。

被这个老师一讲,有些钱,我都不敢收,收了还得还回去,一来一回多麻烦,关键还得自己招罪,因果罪。

有时候想想,我们做教育培训的,出门讲课,站在台上的确很光彩,很耀眼,台下要鲜花给鲜花,要掌声给掌声,要钱给钱,但要回来了,基本都还不清,真的还不清......

所以,做讲师的,特别是超级能讲的大咖,家庭幸福得比较少,收得多,还得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的这句话太深刻了。正如《大学》的那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所谓君子,就是多种善因,多积福报,常记因果。

这三年,年龄涨了三岁,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并从心底认同孔子教诲的可贵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