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3個信號暗示你,他「肚子餓了」

寶貝真的“餓”嗎?

判斷寶貝是否吃飽,不是看寶貝哭不哭鬧不鬧,更不是看寶貝吃奶的時間長還是短。而是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科學衡量!

新生寶寶3個信號暗示你,他“肚子餓了”

1.小便

寶貝出生後的24小時內,可能有一次略溼的尿片。之後逐漸增加。到一週大的時候,每天一般會有5次左右的溼尿片。這當中也包括同時有粑粑的尿布。事實上,在最初的幾天裡,寶貝通常會在排便的時候尿尿。每次溼尿片所含的尿量大概在45毫升左右。有些寶貝尿的比較頻繁,則每次的尿量較少。有些寶貝尿的次數少,那麼每次的尿量則會多於45毫升。

2.大便

寶貝大便的顏色和數量是說明他消化情況和吃奶多少的重要標準。吃進去了奶,就會有東西拉出來,這是自然排洩現象。一般情況下,在第一天中,如果你得到的尿片上有黑色瀝青樣的胎便,那麼說明your baby did a good job!你的初乳正在幫助他不斷地排出更多的胎便。到了第三天左右,寶貝大便的顏色開始發生真正的變化,漸漸轉為綠色。在一週結束時,幾乎變為黃色,且有顆粒狀或者塊狀的大便形成。

新生寶寶3個信號暗示你,他“肚子餓了”

在最初的十天裡,寶貝大便的數量會一天天地逐步增加。到第一週的中期,大多數寶貝一天至少有三次大便,每次的量應大於一個直徑約2.5釐米的圓。如果你對2.5釐米沒有概念,也沒有關係。只要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做個OK的手勢,兩根手指圈出的圓的大小便大約等於每次寶貝的大便量。請留意,寶貝6~8周後,大便的頻率可能會降低。有的寶貝還會出現幾天拉一次的現象,但是每次大便的量會增加。

3.體重變化

體重增長狀況是衡量寶貝是否吃飽的重要指標。然而,如果媽咪們的心中沒有一個科學的體重衡量標準,觀察體重很容易成為媽咪們無法堅持母乳餵養,盲目添加奶粉的誘因。

因此,媽咪們在觀察寶貝的體重時,首先,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衡量標準。其次,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寶貝每週和每個月的體重變化。不要因為這周差一點沒有達到指標,就過分焦慮,因為寶貝並不是機器,他的生長髮育並不是完全平均的,而是時快時慢的。如果你的寶貝非常精神活潑,大小便也很正常,只是體重差了十幾克,那麼不要著急,因為他同樣是個健康成長的小嬰兒。

新生寶寶3個信號暗示你,他“肚子餓了”

母乳寶貝大概會在四到五個月時體重翻倍。一週歲時,大多數母乳寶貝的體重會是出生體重的2.5~3倍。只要以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浮動,就完全不需要加奶粉,即便只是一小瓶,也會嚴重阻礙母乳餵養的順利進行。

Tips:如果是沒有條件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咪,就要為寶貝選擇一款適合的配方奶粉,越親和母乳成分越好。

【還有其他的方式幫助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嗎?】

乳房的自我感覺

媽媽在哺乳前,乳房有脹滿的感覺,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哺乳時有下乳的感覺;哺乳後,會感覺到乳房鬆軟,輕微下垂,即說明奶量是充足的。

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吃奶時有節律地吸吮,同時在寶寶吸吮時可聽到咕咚、咕咚的吞嚥聲,這表明乳汁充足,如此連續約十多分鐘左右就可以餵飽寶寶。如果寶寶吸奶時要花很大的力氣,或是吃完後還含著乳頭不放,表明寶寶沒有吃飽。

觀察奶瓶刻度

如果是非母乳餵養的寶貝,在寶寶每次吃完奶後都記錄下奶瓶的刻度,以此來判斷寶寶本次是吃的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