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小技巧:金聲玉振取名法

起名小技巧:金聲玉振取名法

漢字的音韻學是一門極大的學問,韻律和諧的字讀起來動聽悅耳,給人一種自然舒暢的感覺。人們都愛誦讀唐詩宋詞,不只是因為它意蘊深,還因為它韻律和諧,讀起來如納珠吐玉,是一種絕妙的享受。

取名也是如此,一個音律和諧的名字像優美的詩詞一樣,有著極強的樂律性和動感,富有感染力,而且讀來響亮,聽來清晰。反之,一個聲韻啞仄的名字,讀起來聽起來都很模糊,會使人聯想到名字的主人同樣缺少銳氣鋒芒。

如M主席的名字,最後一個字聲韻極其開闊有力,陰平聲調又使韻律平穩悠長,富有很強的穿透力。

因此,取名的時侯,就應該儘量避免使用聲韻啞仄的字眼,要像寫作詩詞一樣講究韻腳,使名字的字音抑揚頓挫,念起來美不勝收。

取出一個音韻好的名字,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避免姓和名的字採用同一聲調。

在取名時要注意聲調的抑揚,名字的各個字調是同聲組合,就少了聲調的變化,這樣取出的名字沒有音樂節奏感可言,名字念起來也就不響亮,不好聽。如鈕海梓這個名字,三個字都是上聲,缺少聲調變化,讀起來就沒有富於變化的名字好聽

另外,如果姓是複姓,而且複姓的兩個字是同調,那就更要注意了。如東方、司徒、歐陽等,如果取單名,那麼這一個單名用字就不要和姓氏字同調。像“司空圖”、“淳于髡”這樣的名字,在聲調搭配上都是較好的;如果取雙名,則雙名第一個字不要和姓氏字同調,如“東方聞櫻”。

第二,避免聲母相同。

如果姓名名字的聲母相同,讀起來就不響亮,而且很拗口。如李梨這個名字,聲母都是“L”,所以不好聽;王武這個名字也犯了同樣的毛病,既逆耳又頂舌。

又如汪文威這個名字,三個聲母相同,讀起來很不順口。如果改成汪伯威便動聽得多了。

因此,在取名時,相鄰兩字的聲母儘量避免相同,這樣讀起來才琅琅上口。

第三,避免韻母相同。

取名時,如果名字的韻母相同,讀起來也不響亮。如張廣旺,韻母都是 uang,念起來就不好聽,類似的名字還有於右渠、於玉秋等。

名字韻母相同,往往比聲母相同更不好讀,“繞口令”主要就是根據韻母相同編出來的。因此,在取名時要力求好讀,避免繞口,就須在名字上採用不同的韻母。

第四,末字讀音要響亮。

相鄰的兩個漢字間音高的檔次存在定差別,這樣便能造成聲音的輕重變化,抑揚頓挫。因此,人們在取名時,通常將中間的字取弱音,最後一個漢字取較響亮的語音,這樣不僅音節美,而且所使用的漢字,從語音到語義都有金聲玉振之美,具有強烈的樂感。

如宋美齡:四三二,低、低、高,此名的樂感效果確如振鈴唱歌一般清脆美好。

林漱泉:二四二,靜美的林子裡飛出一股清泉,滌盪著山石,滋潤著草木,泉聲潺潺作響,引人駐足。

楊海聲:二三一,楊樹茫茫,大風過處,掀起海濤般的浪潮和滾雷般的聲響,十分壯觀。

名字的聲韻是否清晰響亮,不僅關係到人際交往,而且往往給人一種暗示,影響聽者的心理。為了取一個有講究、好聽、響亮並且富有音樂感和節奏感的名字,以上所述有必須要引起重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