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先網後台的《武動乾坤》,在網播台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去年,《軍師聯盟》《外科風雲》播出前的掙扎和爭取,讓先網後臺的拉鋸戰愈演愈烈,甚至一度成為當年影視行業一大看點,但最終無奈這道壁壘始終堅挺。直到前天上線的《武動乾坤之英雄出少年》,網絡先於電視臺播出造成的巨大收視差距,讓這一話題再度被提起。被視頻網站虎視眈眈了多次的結果,終於讓《武動乾坤》實現了,而接下來它又將得到什麼呢?

電視劇《武動乾坤》改編自天蠶土豆的同名小說,由張黎執導,楊洋、張天愛、吳尊、王麗坤、釋小龍、柳巖等人參演。講述了一個看似無用的“廢材”林動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奸邪之人,最終成長為大英雄的故事。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火蟒虎和林動廝殺誰更厲害?楊洋、張天愛被贊是體驗派

不同於盛行的大女主戲,《武動乾坤》可以說是典型的大男主劇。劇集一開場,就是林東密集的打戲,風起塵落間,男子漢的血氣方剛顯露無疑。林動為了給父親湊錢治病,不得已來到競技場,用命去做賭注,跟人甚至和火蟒虎進行博弈。而楊洋的“開場秀”可謂非常虐了。不同於以往高冷或溫潤的角色,林動是武俠世界的“低階層”狼狽者,在楊洋的演繹下,表情靈動、打戲有力,頗有幾分草根英雄的樣子。對此,有粉絲調皮地給楊洋起了一個“泥裡動”的稱號,這也太貼切了吧!回想起楊洋在開播前曾自嘲,“有人說我要貢獻很多表情包。”如今看了劇才明白,咩咩成不欺我啊!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女主張天愛所飾演的應歡歡是道宗宗主的女兒,實際上卻是遠古冰主的輪迴轉世,最後為了幫助林動步入祖境抵禦異魔而犧牲了自己。張天愛的扮相可謂俏麗與英氣兼具,開場秀中,奪過宗主給師兄的法器,離開宗門,去江湖上行俠仗義的身影,似有女俠風範。

值得一提的是,由其主演的《愛情進化論》正在熱播,劇中張天愛是職場“輕熟女”,而在《武動乾坤》中卻被誇是真正的體驗派。當然了,男女主是一起被誇的,二人為了這部作品,每天都要去進行六、七個小時的訓練,不停地跑,直到臉跑到煞白,最後都吐了。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電視臺收視率不夠?網絡播放量來湊!

網絡上開播勢頭正猛,甚至在近期的劇集中點擊量算是佼佼者,而電視臺方面的收穫卻不盡人意,收視率平均只有0.32,與網播量半小時破億的成績兩相對比,收視率顯得更加慘淡。作為2018年最受關注的大劇之一,以及肩負先網後臺實踐價值的作品,《武動乾坤》網播量飆升是意料之內的事情,畢竟,天蠶土豆的粉絲基礎非常大,單是《武動乾坤》小說的粉絲,其數量就已經很可觀了。再加上電視劇愛好者的加入,潛在受眾基數可想而知。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此外,演員陣容上,楊洋近年來都是兼具流量和實力,無論是粉絲忠誠度還是國民好感度都一直非常穩且高;張天愛自憑藉《太子妃升職記》走紅以來,資源一直都不錯,憑藉長相上的優勢拿下歡歡的角色自然備受期待;所年來苦心經營的柳巖,雖然稱不上是流量派,但有她在的地方就不缺關注,甚至有一些旺劇的特質,如此陣容的搭配,讓高關注度成為輕而易舉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小說《武動乾坤》內容過於豐富,在改編為電視劇時,自然少不了眾多精彩情節和故事線索的取捨,加之要符合電視劇的敘事方式,不得不進行改編,原作者參與其中,也許至少能保證主線的完整。目前來看,為了使電視劇的情節更加豐滿細膩,編劇在劇本中添加了諸多細節。改編在前期固然可以吸引到大眾的注意力,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改編的越來越多,至於能否被觀眾接受,現在還未可知。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收視率如此低的“罪魁禍首”竟是先網後臺?

無論是改編力度、效果,還是演員的演繹成色,在先網後臺的前提下,通過複雜的相互影響,最終成就了網絡播放與臺播收視對比懸殊的局面。對此,不得不說,先網後臺的大模式下,很大程度都將犧牲電視臺收視率……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首先,網絡播放具有“搶鮮”的特質,不僅能夠提前看到即將更新的劇集,甚至還能看到比電視臺容量更多的劇情,以上兩個原因,直接導致了網絡播放量比電視劇收視率高。此外,天蠶土豆的眾多粉絲中,年輕人佔了絕大多數,這部分受眾的特質與視頻播放平臺重點用戶的屬性不謀而合,他們年輕、追求新鮮、更習慣移動客戶端、更依賴互聯網。而相對比下,《武動乾坤》在電視臺的播出時間並非黃金檔,與東方衛視更偏中老年群體的受眾也相去甚遠,題材和受眾不符,也間接助推了目前局面的形成。

對於這部電視劇採取先網後臺的做法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贊成的網友紛紛表示,9點播出正適合晚上追劇啊,並且在網上開通會員觀看後,還能多看三集,舉雙手贊成。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就算網絡播放量再高,收視率優秀才能讓一部作品真正得到“優秀”的標籤。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網播與電視臺兩“虎”相爭,如何共存?

針對這種現象,有人說現在已經進入網播時代,電視臺已經不重要了,同時也有人說,收視率依舊是評價一部劇的好壞的硬性標準。在小編看來,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都有一些觀念上的欠缺。我們先來說說前者,進入網播時代,說明社會在不停進步,我們的獲取娛樂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但它卻不能代表著我們就能拋棄電視,拿去年的熱播的《楚喬傳》來說,不說其首播時輝煌的收視率,單是其在後來的電視劇重播中,都佔到了很大的比重份額,這就說明電視臺還是十分重要的。當然,網播毫無異議地在最近兩年和電視臺相比,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網臺同步、先網後臺、先臺後網這三種模式如今交錯存在,但先網後臺的比例在近兩年越佔越大,從最開始《蜀山戰紀》率先推出這種模式,到後來的《吉祥天寶》《華胥引》《軍師聯盟》等等,都採用了這種模式,其中,《軍師聯盟》在這種模式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網絡播放量超60億,其收視率甚至還取得了同時段第一的好成績。但在去年熱播的《楚喬傳》卻是採取了先臺後網的模式,這部電視劇在去年更是取得了400億的網絡播放量、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播放模式下,電視臺和網播應該找到一個平衡的點,電視臺可以發揮自己基數大、受眾多的特點,網播可以發揮自己靈活、創新的特點,實現共贏。

實現先網後臺的《武動乾坤》,在網播臺播懸殊差距中獲得了什麼?

另外,電視劇的好壞既要跟收視率掛鉤,也要和網播量掛鉤共同評判,但無論最終如何,都要拿質量說話,小編相信,只要內容夠優質,無論是網絡還是電視臺,都將收穫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電視臺作為不可或缺的宣傳渠道,即便在互聯網不斷崛起的當下,依然對觀眾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視頻網站的不斷擠壓,或有可能打破行業平衡,最終造成劇集蜂擁而至登陸網站,而審查機制的鬆散有可能降低國產劇集質量,最終影響整個行業。因此,電視臺應該與網播相結合,從而打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播出方式,才是當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