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熱門提升書《深度工作》,掌閱這款超級智能本可以試試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書寫是一個很“酷”的事,當人們開始用手寫的文字溝通、交流的時候,人們就擁有了將無形事物有形化的“超能力”——用有形的文字,記錄無形的思想。這種書寫的能力,讓人與人的交流更為順暢,同樣也是這種能力,讓人在探索更多未知的時候,有了自我表達的武器。

但在我和我的朋友看來,我們很多人的這種能力正在減弱。

善於打字的我們,偶爾會提筆忘字——我們正在接受輸入法的規訓,對字本身開始失去熟悉感;

覺得打字更快的我們,執著於記錄,而忘記了最初想記下某句話的初衷——敲擊鍵盤的過程,卡塔聲反而干擾思考;

喜歡錶達的我們,也會詞不達意,會對某些表述感到模稜兩可——我們甚至在喪失準確表達自我的能力;

……

這類問題在我和身邊朋友身上都有體現,我們在自己身上也做了實驗,嘗試通過閱讀的輸入和輸出來重建自己的表達力。

1.有目的的擴大閱讀量

嘗試擴大自己閱讀的範圍,無論是學術書還是小說,只要開始讀,都能在短期內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

在我的掌閱書單裡,也儘量在平衡學術書和小說的比例,《繁花》《百年孤獨》《重讀八十年代》《哲學家門都幹了什麼》《單向度的人》《娛樂至死》《誰說大象不跳舞》……每個月都讀5-8本的強輸入模式下,很快能找回對語言文字的基本敏感度。

在這期間,既要看文學性的作品,享受文字的表達之美,也要看一些專業相關的書籍,深入瞭解專業術語和學術探討的內容,這樣無論是在文學修養和日常的使用中,都能有所助力。

更進一步,還可以帶著問題進行主題閱讀,這樣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也能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瞭解。

2.做章節小節,梳理作者邏輯

在更進一步的時候,我開始輔助用iReader Smart來梳理每本書中作者的表達邏輯。

如何看熱門提升書《深度工作》,掌閱這款超級智能本可以試試

像是《深度工作》這種總結性很強的書,根據目錄,就可以知道作者的整體邏輯,但同樣也是這樣的作品裡,作者會列舉非常多的例子,談到的細節更是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要做的,是在不同的單元裡,也嘗試去總結概括作者主要想表達的內容:

如何看熱門提升書《深度工作》,掌閱這款超級智能本可以試試

概括出來的這些內容,就是閱讀中自己的思考,通過這樣,我們能把作者的邏輯,吸收成我們思考模式的一部分。在重新總結的時候,也是在嘗試用自己的表述方法來闡述同一種邏輯。

這個過程會讓閱讀慢下來,但也會讓閱讀的實際效率提高,比粗略的翻閱一本書3遍還要有效。

3.記錄靈感,整合輸出

前面說了,閱讀實際上是為了重新獲得表達的能力,讓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除了前面說的要增加閱讀量、總結概括作者邏輯,最後一步,還需要把閱讀當中的靈感和思考整合。

系統的閱讀和整理邏輯能提供我們某些問題的解決思路,以《深度工作》為例,作者想要講述的核心內容,實際上在目錄就已經概括了,在書中,更多的是以舉例的方式,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幾個觀點。

如何看熱門提升書《深度工作》,掌閱這款超級智能本可以試試

在閱讀這些細碎的例子過程中,iReader Smart 手寫筆記有著很好的助力,隨時記錄下一些有共鳴的關鍵詞,在閱讀之後,還可以新建筆記,當做自己在給另一個人講述這本書的核心觀點,留下自己有共鳴的案例,給整本書的內容做“減法”,強化自己的整合與輸出能力。

後來拿著iReader Smart 記錄的關於《深度工作》這本書的筆記,我很輕鬆就能和朋友們分享這本書裡提到的核心觀點,以及一些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這套方法同樣也適用於其他需要強總結概括的書。

如何看熱門提升書《深度工作》,掌閱這款超級智能本可以試試

總結來說,想要找回自己的表達力,首先一定要讀書,其次是在輸入的過程中,有方法的去讀,帶著問題和邏輯思考去記錄自己一閃而過的靈感,最後是輸出,把讀出來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能夠複述。經歷這樣反覆的練習,表達力會逐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