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如何才能真正理解?

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如何才能真正理解?

和朋友見面,時常會被問到兩個問題。

第一個,送女朋友什麼禮物好呢?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因為我已經很多年沒談過女朋友了。(哭臉)

第二個,我應該讀什麼書呢?

不知道。甚至有朋友問我平時看的書裡能推薦幾本給他麼?

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你的興趣點在哪裡,不知道你讀書的習慣是什麼。

但是今天在碼這篇文的時候,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教會你如何選擇且讀透一本書!

我一共有三個建議。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呢,我想說我是一個非常愛寫文字的少年。

我可以告訴大家的一件事,那就是,所有的作者都是一個“心機婊。”

所有的圖書都是一個結構性的產品。

當你進去一本書的殿堂時候,你必須要知道,好的東西在哪裡。有哪些東西是次要的,有哪些東西是主要的。

咳咳「敲敲黑板」。

好的東西都是在序裡。

諸位可以想下,一個人要完整的,結構性的寫完一本書,那序言必定是他花很大的功夫寫下來的總結。

一個人要寫完一本書,他可能花在序言上面的功夫要佔到全書的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因為序言是一本書所有的精華。

然後就是在認真的看完一本書的序後再去讀他的章節。因為章節是他整本書的一個框架性的思考。

所以當你把他整本書的轉承啟合章節讀懂之後,你再去完整的讀這本書,你的腦子裡會有一個空間和結構的概念。

再然後去認真的讀他第一個章節。因為作者也會花很大的氣力去寫第一章。

如果說一本書,他的章節很爛,他的序言很爛,他的第一章是你不喜歡的,那你就可以直接扔垃圾桶了,就不用再去讀這本書了。

因為這本書,不是你的東西,不是你的興趣所在。

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如何才能真正理解?

第二個技巧,就是做筆記!

建議如果你想真的讀透你讀的任何一本書,儘量拿一支筆在手上。我在讀書的時候,都會拿一支筆,把我自己認為重要的,文字段落,給標記出來。

然後回到書的首頁,把它記下來!比如,第三十頁,他講到了某一個典故。第二十四頁,他講到了某一個新的想法。第五十頁,他講到了一個邏輯,我覺得很有意思。

然後把這些標記出來的內容導出來,打印下來,或者把它手抄下來。

再或者你是在一些比如掌閱呀一些電子閱讀器上,你可以把它導到你的一些比如印象筆記,或者筆記本呀什麼上來。

然後呢,要經常的去讀你的讀書筆記。

所以,一本書,在你讀完以後,沒有在書上留下任何的筆記。你就等於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

等到一年兩年三年,你把這本書拿來再讀,你會沒有一點點印象。所以說,讀書做筆記很重要。而且更重要的事,你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去讀你的讀書筆記。

因為那個是你已經消化過的東西,你的每一次閱讀,都會給你帶來許多新的靈感,新的觸動!

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如何才能真正理解?

第三點呢?

你要學會帶著問題去讀書。

比如說你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全世界的茶葉最早出現在中國呢?為什麼貓有九條命呢?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感興趣的話,你到百度也好,亞馬遜也好,查維基百科也好。你就可以查到有關茶葉,貓的一些答案。然後再根據問題的答案,再去購買一些專業的書籍!然後再往前走,你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比如,狗為什麼睡的時間比貓短,陶瓷為什麼景德鎮的最好呢?往前走,你會發現許多你感興趣的事情,話題!因為每一個人知識的結構都是這樣形成!

我們該怎樣讀書?

一個人的人生要是沒有閱讀,那真的是很難想象的。我想他肯定是一個蒼白的人生!那怎麼讀書,讀哪些書,和哪些經典的書交朋友?還真是一個有學問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