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在消費者口味不斷變化的趨勢下,傳統鞋服零售企業不進則退,轉型的方向也是五花八門,有七匹狼等走向高端,有美邦的改變風格迎合新一代年輕人的口味,也有跟隨雅戈爾等走多元化分散投資的。成立於韓國的衣戀集團面對中國市場的巨大變革,面對傳統企業轉型的巨大挑戰是怎麼做的,成果如何?近日,《物流FM》記者組有幸採訪到衣戀集團員工張某,聽聽他對衣戀集團轉型的看法以及對行業的建議。

“新零售”大行其道,傳統鞋服企業市場低迷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在科技發展,互聯網推動下,線上、線下與物流協同的“新零售”模式發展迅猛,“新零售”將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帶來新的變化,商品將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環節、更低的成本從上游的供給端抵達消費者的手中。在如此大的市場變化下,傳統鞋服企業普遍面臨市場低迷的局面。

電商的發展之迅速,讓傳統企業措手不及。面臨消費方式升級、新興品牌不斷崛起、品牌老化等諸多挑戰。傳統品牌出現了產品市場份額降低、業績不斷下滑、淨利潤下降、門店縮減等情況。例如曾經大眾女鞋知名品牌,達芙妮的業績不斷下滑,走向下坡路。曾經輝煌一時的衣戀集團面對中國市場的變化,現狀如何呢?

“衣戀最輝煌的時候是大概七八年前,那時候全國有將近9000家賣場,現在已經收縮到4000家了。”張某說到,“它最大品牌叫Teenie Weenie(中文名“維尼熊”)已經賣掉了,賣給了維格娜絲,這一個品牌就將近1500家門店,說明他生意已經不好了,不然是不會賣的。這也是整個行業遭受的衝擊嘛。”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傳統品牌紛紛嘗試轉型,努力扭轉局面

面對共同的困境,品牌老化、渠道受衝擊、年輕人口味變化,傳統品牌面臨不得不轉型的問題,對此各公司採取了不同的轉型策略。例如七匹狼走高端品牌之路,以3.2億元投資設計師品牌Karl Lagerfeld中國運營實體,將得到其在大中華地區商標的商標使用權。以“七匹狼”品牌為龍頭,打造一家“時尚產業集團”。

美邦服飾則採取了迎合現代年輕人的策略,將品牌從單一休閒風格升級為五大獨立風格,覆蓋休閒、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不同路線。快時尚是如今時裝品牌轉型的一個方向,衣戀也嘗試往這方面轉型。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衣戀也做了一個叫SPAO的品牌對標快時尚,但是沒做成功,最多的時候開了十幾家店,後來店面陸續縮減了。”張某說到,“衣戀早年成功的最大的是多品牌,它在韓國有100多個品牌呢。於是就把成功的模式到這裡來重新拷貝、擴大,但顯然這樣已經落後了,中國市場的變化太快了。”

轉型艱難,電商又非專長,傳統品牌在轉型升級的風口浪尖努力站穩腳步,不斷尋找新的方向和方法,希望能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扭轉局面。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商場如“戰場”,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業態層出不窮的當下,商場如“戰場”,“企業百戰死,利潤十年歸”。有發展遇阻的,但也有提前預判市場正確成功獲得“新生”的,據《上海青年報》,森馬公司旗下的兒童服裝品牌巴拉巴拉是國內童裝市場的老大,正好符合了年輕父母對於子女的消費潮升級。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在增長。並且,其去年電商營收50億元,也非常亮眼。

傳統企業包括國外傳統品牌在中國,雖然一時適應不了中國銷售模式的迅速變化,但還是可以依靠之前積累的資金、渠道和供應鏈等優勢,有機會參與到新模式的變革中,關鍵是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張某說到,衣戀60%的生產是在國外,節省掉的人工成本可以覆蓋來回運輸增加的物流成本,衣戀是一倉發全國,總倉設在上海,所有的產品由生產地發到上海總倉再發全國各門店。而且,運輸和倉儲都是自己做,整個衣戀的物流成本在同行中算是低的。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衣戀的另一個優勢是所有都是直營,門店是自營店,生產、銷售和物流這些全都是自營的,沒有一個是外包的,這個是優勢,但也有可能是他的弊端。”張某還說,“衣戀集團需要的是創新,是核心競爭力,是銷售方式、渠道的擴張,要有拿的出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將會慢慢被淘汰的。”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發揮物流成本優勢,找準轉型發展突破口

衣戀集團通過直營銷售模式,運輸倉儲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關鍵是要找準突破口,發揮物流和供應鏈優勢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張某提到,依戀現在已經沒有押注在主營業務時裝上了,都不想在時裝上找突破口了,而是在做跨界零售,比如大型折扣店等,在瀋陽、石家莊都有開設。

“我覺得衣戀的返貨,也就是逆向物流的時間太長,速度要提高,需要管理制度化、軟件系統的提升等方式來改善。”此外,張某還補充說,“還有就是軟件系統和智能化要跟上。物流行業現在就是要智能化,像AI、大數據,這肯定會是一個方向。”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張某也說到,國內外傳統品牌也都是不斷在調整,但它們大多隻是跟隨,b2c全世界玩得最好的肯定是中國,像依戀b2c做得也比較晚。後來又趕上網紅銷售興起,又都開始跟風做網紅營銷,都是跟隨狀態,沒有創新,所以就會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大咖專訪」傳統品牌轉型難,找對方法是關鍵

“自動化到底有沒有效率,有沒有利潤。這種項目一投就是幾個億,任何在做的企業都說做成功了,沒人會說自己失敗了。”張某也提出自己的行業建議,“做自動化,一定要實現兩個目的:一是少用人、不用人,二是效益。現在中國的企業只能做到第一個,有沒有降本增效,70%的企業是失敗的。”

-END-物流FM—讓知識沒有距離,做知識的搬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