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一步!老榮民去年離世,老家孫:只怨沒早點知道頭條兩岸尋親

2018年8月,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幫助四川的程秋森先生,發佈了一則尋找臺灣爺爺的消息《 》,並第一時間將尋親啟事轉給了臺灣志願者劉德文裡長,請他協助查找相關線索。9月3日,劉德文從臺灣回饋最新進展:已在雲林縣找到程學忠的消息,但令人遺憾的是老人已在去年6月離世。

得知程學忠去世的消息後,程秋森悲痛萬分。程秋森的母親,也就是程學忠在大陸老家的兒媳謝幫福,在電話那頭失聲痛哭,「我們對不起爸爸啊!連最後一面也沒見到,他曾說如果有天身體不行了,爬也要爬回、葬在大陸的黃土上,這點心願都沒能替他實現。」

晚了一步!老榮民去年離世,老家孫:只怨沒早點知道頭條兩岸尋親

頭條尋人將尋親消息發佈後,彈窗推送給臺灣的今日頭條用戶

他像是被大風捲走 異地迫降的葉

據瞭解,程學忠祖籍在四川省瀘縣玉河鄉,自1948年他被抓壯丁後隨國民黨軍隊去往臺灣。一心想回到大陸的他直到40多歲才在臺灣娶妻成家。「爸爸曾告訴我們,他幾十年盼的夢想就是回到家鄉,不再顛沛流離。」老兵兒媳謝幫福哽咽地說。

程秋森補充,程學忠並非其親爺爺,實際上是他親爺爺的弟弟。因為程學忠爺爺在臺灣沒有兒子,只有兩位女兒,97年爺爺程學忠返鄉探親、與老家親人商量後,便收養了程秋森的父親。

晚了一步!老榮民去年離世,老家孫:只怨沒早點知道頭條兩岸尋親

老兵程學忠的照片

縱使程學忠在臺灣生活了近70年,四川瀘縣才是讓他魂牽夢縈的地方。兩岸開放交流以後,他曾回老家探親五次。「我公公每一次回來後,其實都不想再走,離別時總依依不捨握著我的手。」兒媳謝幫福回憶,有一次送機時,人都送到電梯口了,老人還折返回來緊握她的手說,「這些年丫頭持家辛苦了。」程學忠囑咐她們一家要好好保重,並希望她們能「早日來臺灣看看自己生活大半輩子的地方。」

晚了一步!老榮民去年離世,老家孫:只怨沒早點知道頭條兩岸尋親

程學忠(右一)與家鄉親人合照,後排為兒子與兒媳

晚了一步!老榮民去年離世,老家孫:只怨沒早點知道頭條兩岸尋親

老兵程學忠(程光榮)的家譜,程宗銀為尋親求助人的父親

聚散有時 牽掛無盡

程秋森介紹,自己是今日頭條的用戶,得知頭條尋人兩岸尋親項目後,便盼望能找到爺爺程學忠,「他上次回大陸探親是2011年,我們最後一次通信是2016年了。」程秋森說,老家親人與爺爺原本一直維持著聯繫,臺灣的姑姑與姑丈也曾陪同爺爺回過老家,但自兩年前開始,臺灣親人的電話便再也打不通、寫信也無人回應。

2018年9月,通過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和臺灣熱心裡長劉德文聯手,查找到老兵程學忠的消息,遺憾的是,老人已在去年6月離世。

「都怪我沒早點知道兩岸尋親。」程秋森得知爺爺離世的消息後,自責地表示要是自己再早一步求助頭條尋人,也許還能見到老人的最後一面。原來,程學忠生前在臺灣的居住地已不是原本與老家親屬通信的地方、四川親人的座機電話也停用了,推測這可能都是讓雙方失聯的主要原因。

「我老公比較不會表達情感,家裡我和公公感情最深,好遺憾,好遺憾,他是那麼溫暖的一個人,我真的心如刀割。」老兵兒媳悲從中來訴說自己心裡的感受,她希望能儘快聯繫上臺灣親人,無論能不能帶公公落葉歸根,也要去「探望」他。

一灣海峽隔不斷千里的思念,頭條尋人後續將提供程學忠臺灣親屬的相關資訊給四川的親人,協助雙方親屬能重新建立聯繫,讓斷線的血脈親情再度相連。這是頭條尋人成立兩岸尋親項目以來,成功找到的第55個案例。

頭條尋人所開展的兩岸尋親服務,與臺灣ETtoday新聞雲作為媒體合作方,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兩岸尋親作為公益組織合作方一同發佈。如果您家裡也有親人失散在臺灣,或者您身在臺灣,想幫助臺灣的老兵尋找大陸親人,可以發郵件給我們([email protected]),也可通過頭條尋人的臉書粉絲專頁(名稱:頭條尋人)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