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点击蓝字关注浦江法韵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我这人真没什么优点,缺点倒是一大堆。”周某坐在社工对面,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有案底、内向、太胖……”数十条缺点。他低着头,看起来没什么精神。

周某前段时间因信用卡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周某不同于矫正小组接触到的其他社区服刑人员,他并不反叛,相反,他非常服从安排。但他也同样缺乏活力,在多次的谈话中,社工都能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消极态度。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一)

一次,周某参加社区服务迟到,而且过程中心不在焉。社工注意到他的状况,上前询问。“我一直在找工作,但是因为有案底,没有公司要我……”周某看起来很憔悴,心情低落。

找地方坐下来后,社工问道:“既然知道有案底会带来那么多麻烦,当初又为什么一时糊涂?”

周某坦言,当时出于着急还钱给公司,所以抱着侥幸心理盗用同事的个人信息补办了信用卡并透支。“本来和同事协商好了,我把钱还掉就好,但是他的父母不知情,就报了警……”

矫正小组了解到,周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企工作,由于一时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他无法负担赔偿金额,才走了歪路,谁知一失足成千古恨。

“为什么不跟家里人说?”社工问。

“因为在父母面前,我得是个好孩子。”周某苦笑道。

周某告诉社工,从小到大他的成绩都很优秀。“中学时常常拿三好学生,我从来不让父母操心的,哪怕最后高考失利,考了个大专,毕业我也进了外企,父母一直觉得骄傲。”

然而因失足犯罪,周某的父母对他失望透顶,迟迟不愿原谅他,周某也觉得心中有愧,家庭矛盾一直得不到化解,成了周某的心结。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解铃还需系铃人,矫正小组找到了周某的父母。说起儿子的违法行为,周某的母亲抹起了眼泪;“我和老头子都是党员,家里世代都是清白人家,出了这档事,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都颜面扫地了。家里的聚会,我们现在都是能推就推,生怕亲戚提及,我们无言以对啊!”周母说,老两口在街上遇到熟人和邻居都躲着走,怕他们问起自己儿子的情况。“我一看他在家就来气!我根本不指望他赚多少钱,我们在乎的是名节!”

周父对于儿子的罪行也感到非常失望:“从小那么听话的孩子,怎么会惹上这种事?出了事也不跟我们说!”

“他就是怕跟你们说,你们会觉得他不再是那个完美的儿子了,才选择隐瞒,错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社工说道。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二)

周某和父母的关系还没有缓和,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周某的父亲出车祸了,母亲一人照顾不过来,家中需要周某这个顶梁柱的支持。“你趁这个机会跟父母好好谈一谈,心里的想法要说出来,他们才能理解你,不然在他们看来,你还是那个走了歪路的不争气的儿子!”社工劝导说。

眼看着周母因照顾周父病倒了,周某终于采取了行动。

“这是我判刑之后第一次好好跟他们说话。“事后,周某告诉社工。他真诚地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父母都倒下了,他终于体会到了撑起一个家的不易。

周某告诉矫正小组,照顾父母之余,他仍然在积极找工作,也会问父母的意见。“慢慢地,我感觉到他们气消了,我妈妈还常常念叨‘这个儿子没有白养’。”如今的周某,有了家庭的支持,完全像变了个人,笑容也多了起来。

“现在我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新的工作。”矫正小组听了周某的计划,决定帮他。矫正小组和周某一起围绕“如何将工作与生活两者加以兼顾”的话题进行探讨。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最后,给周某提供了职业规划的建议:“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你最好找个自由时间多一些的,方便照顾父母,销售类或者兼职最好。”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周某的专业背景,矫正小组推荐周某继续从事物流报关工作,周某表示同意。

一段时间后,周某再次来到矫正中心,他开心地告诉社工,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是物流报关类的,自由时间多,我可以兼顾社区矫正、照顾父母和工作三个方面!”

看着周某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矫正小组无比欣慰。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一开始,周某是自卑的,也逃避现实。”社工说道,“原本的‘优等生’成了罪犯,他自己心里落差也很大,加上父母对他期望高,更是有了心理压力。后来,在我们的帮助下,看着他一点点站起来,与父母重归于好,顺利找到工作,走出阴影,这就是我们矫正工作的成功。”

「矫正掠影」“优等生”失足犯罪,矫正小组助其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