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台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陝汽奧龍、德龍M3000、德龍F3000,這幾款車我都有,都是相當皮實。”郭瑜在評價陝汽重卡時,帶著軍人說話時特有的底氣。

1996年,通過在部隊的歷練,郭瑜轉業復員,同時開始從事運輸行業。最初,郭師傅駕駛輕卡在城市內做配送工作,隨後開始駕駛土方車,接觸到了重卡車型。2010年,郭師傅正式進入了港口運輸領域從業至今,並在上海這個競爭激烈的運輸環境下站穩了腳跟。

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臺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郭師傅與陝汽德龍新M3000

組建百臺車隊,陝汽過半

“現在,上海大概有23萬輛港口集裝箱卡車,其中90%都是個人的車掛靠在物流公司。”郭師傅告訴中國卡車網記者:“而我們是自己組成了車隊,有專人負責聯繫業務,車隊車輛負責運輸。直到2017年,車隊中的車輛已經發展到了超過100臺,具有了一定的運輸能力。”

別看郭師傅車隊的車輛多,但品牌還是相對比較統一的,百餘臺車中陝汽重卡佔到了總數的60%。“上海這個區域,陝汽重卡的基數就比較大,尤其在港口運輸領域,用戶更願意購買陝汽重卡。一方面是性價比比較高,另一方面是陝汽重卡的運營收益也是很有優勢的。”郭師傅坦言。

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臺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百餘臺車中陝汽重卡佔到了總數的60%

老司機心裡都有“賬本”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對於常年跑車的老司機來說,他們的“賬本”早已刻在心裡,車輛的每一筆費用不需要記錄也能脫口而出。“按照全生命週期運營角度來說,陝汽的競爭優勢還是很強的”說話間,郭師傅“翻開”了心中的“賬本”。

在車輛的使用成本中,司機工資、油費、過路費,是業內公認的大額成本。“我們車隊中每輛車都是一個司機,每人基本工資固定是7000元,再加上每天給司機400元的補貼,每位司機每月的工資成本在1.9萬元。”郭師傅告訴記者,“而在油耗方面,德龍F3000具有一定的優勢。這臺車平均每年要跑15萬公里,按照上海現在的油價,每年的燃油成本大概需要25萬元。好在我們車隊的車沒有硬性規定要走高速,可以節省了過路費,這也是省了一大筆開支。”

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臺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司機工資和年油耗成本

“算過了幾筆大的成本,細化的成本我們也不能忽視。”郭師傅仔細回想著“賬本”中更細節的開支。“保險和保養是每臺車必不可少的開支。我這臺F3000一年的保險要交2.8萬,同時每年要保養5次,每次大概800元,每年保養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另外,全車輪胎大概在2年一換,每條胎1800元,平均到一年,輪胎的成本在9000元。”

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臺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全年單車小額費用支出

郭師傅這臺車的大體年成本我們已經有所瞭解,而收益又如何呢?

單月淨收益3萬,1年輕鬆掙臺車

中國卡車網記者瞭解到,郭師傅車隊的運輸路線一般是上海到江蘇或者是浙江,因為江浙滬區域的進出口量比較大,貨源比較充足,車隊的業務量和收益自然有所保障。郭師傅調侃道:“僅一個義烏城,就能撐起整個寧波港再加半個上海港的運輸業務量。”

“2017年,車隊的業務和收益相對來說比較好,單車每月淨收益能達到3萬元。”郭師傅告訴記者,“港口運輸在節假日期間是旺季,貨的類別也比較多,運費也會隨貨源不同而不等。但是能夠確定的是,我開這臺M3000每月的收益至少能保證在2.5萬元的淨收益,如果貨源附加值高,單月淨收益輕鬆能過3萬元。一年下來,掙出1臺車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單月淨剩3萬,1年就能掙臺車,這樣的掙錢“利器”,不買會後悔

進入到港口運輸領域8年,郭師傅也見證了行業的不斷變化。一方面是競爭越來越嚴重,業務量也會隨政策導向而改變,尤其是今年由於政策原因貨運量減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產品的更新換代頻率太快,這也給終端用戶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而對於郭師傅來說,無論行業及產品如何變更,他的選擇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陝汽重卡始終是他心中值得信賴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