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精心打扮,给大投行高比例佣金,用3-5个月时间冲刺IPO,不是太难的事。蔚来CEO李斌作为“连续创业家”,已经熟门熟路。问题在于,上市之后咋办。

◎ 《汽车人》记者 黄耀鹏

美东时间12日上午9:30,蔚来汽车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当天经历了开盘下跌至多13%之后,收涨于5.43%。和美国投资者看法分歧一样,国内对蔚来IPO争议颇多。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其实生存跟上市基本是两码事,生存只须面对市场,而IPO则须讲清楚自己是谁的问题。

特斯拉的“中国学徒”

至少在IPO之前,蔚来一直在暗示自己是中国的特斯拉。从产品推出顺序(由高到低)、核心产品亮点(高性能、智能化、大尺寸)、渠道模式(直营)、售后布局(自建充电体系),到企业传播形象(新型科技公司),都表明蔚来是特斯拉的“中国学徒”。

特斯拉从20亿美元的IPO市值,一度涨到逾500亿美元,与通用、福特的市值在伯仲之间,而销量却只及后两者的零头。显然,投资人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未来能做什么”,而不是“已经做成什么”。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此前一直传言的蔚来估值数百亿美元,早被承销投行打脸。蔚来早在几个月前就知道,不可能做到100亿美元以上。承销方给出的ADS(美股存托凭证)为6.25-8.25之间,最后只卡着下限。原来打算融资18亿美元,揭锅时发现不到11亿美元。蔚来管理层和早期投资人的失望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没办法,打落牙齿和血吞,这市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既然是中国特斯拉,几年后只要产品推出节奏比特斯拉快,即便中规中矩,面对比美国更大的电动车市场(当然对手也更多、更凶悍),保守一点,市值翻上10倍,大多数财务投资人,都可以选择体面地退出。

不对称作战

精心打扮,给大投行高比例佣金,用3-5个月时间冲刺IPO,不是太难的事。蔚来CEO李斌作为“连续创业家”,已经熟门熟路。问题在于,上市之后咋办。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讨论蔚来目前亏损多少,意义并不大。创业公司前几年没有产品,只有投入,录得净亏损毫无悬念。现在看到回头钱,想盈利还得数年之后。特斯拉上市8年后,仍然挣扎在亏损的泥潭里。

不过,特斯拉在产品节奏上属于一家“慢公司”,10年来只推出3款产品。而蔚来的产品节奏就要快得多,蔚来承诺每年都会推一款新产品。除了已经上市的ES8,ES6也已固化技术状态,投产在即,但晚于承诺期限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ES8的延迟影响到了ES6代工协议履行。这也是特斯拉传下来的毛病,特斯拉没有一款车能够如约按时上市。马斯克喜欢用激进的日程表敦促部下,但舆论不这么看。传统车企的产品推出步调的固有印象,与创业公司一比较,就显得后者捉襟见肘。而规模制造的坑,传统车企花了几十年才摸清楚、踩明白。

与一线车企(譬如丰田)比质量管理、比利润率,是不公平的。但市场只承认产品竞争力本身,创业企业没有豁免权。李斌知道创业企业在制造上的弱点,他提出的“用户企业”,试图对传统车企发起不对称作战,因为他认为,“用户关系”是传统车企的弱项。

的确,传统车企几乎不怎么接触最终消费者,客户关系都甩给渠道。顶多在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时候,4S店包不住的时候,车企才出面。而召回本身不针对特定消费者。

“用户企业”的用意

李斌发起的个人股份信托计划,即保留个人投票权的前提下将个人持股的1/3交给信托基金,由客户透过某种机制决定利润使用权。即便是个噱头,也表明重视客户的意图。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尽管努力经营客户关系,但蔚来的服务收入并不能大幅度超过传统车企。电动车的保养、配件、维修和保险费用都低于燃油车。充换电服务需要大规模扩张服务团队、配套设施,初期也是赔钱的买卖。软件OTA升级(据说硬件也能),是惟一能让电动车在费用上超过燃油车的服务。而且,买了车之后,客户对源源不断从兜里掏钱都很抵触,无论多么好的“生态”和服务,都不可能做到服务收入超过硬件营收。

有人认为,即便业务稳定后,蔚来的服务营收也不会超过总营收的20%。至少在几年内,服务能增强蔚来的产品竞争力,但几乎不能帮助这家公司取得盈利。

而且,蔚来IPO获得的11亿美元,也就相当于两年的公司运营费用。蔚来承诺,IPO得到资金,将用来拓展服务,而非新建生产线。后一笔钱更多,蔚来得另想办法(定增或者发行债券)。

「汽车人」蔚来上市,未来在哪里

IPO之后,蔚来的融资对象从个人投资者、特定机构投资者转向更大范围的二级市场。

蔚来上市基本上是生态卡位战,蔚来一直都在遏制对手。李斌规定,早期投资人无论出钱多少,不能再投同类企业。上市承销商一口气定了8家,也基于相似考虑。从产品到营销,从早期融资到上市,蔚来都采取扩张自身、压迫对手融资空间的策略。传统车企内部孵化电动车业务,蔚来对此没办法。不过李斌显然认为两者是不同的物种。

蔚来要掐灭同属创业企业的竞争对手,率先上市,是个不错的主意。美国投资者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学徒”,很难说还有兴趣。(《汽车人》记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