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電子科大”,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為教育部 、工信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兩電一郵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信息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個校區,佔地面積5000餘畝;設有24個學院(部),59個本科專業;有各類全日制在讀學生3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餘人;有教職工3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100餘人,教授445人。

電子科技大學

學校標識

校訓:求實求真、大氣大為

“求實”,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求真”,就是要在科學探索時追求真理,在教書育人時傳授真知,在管理服務時奉獻真心。

“大氣”,就是要有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氣魄和胸懷全局、放眼長遠、包容開放的氣度。

“大為”,就是要在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上做出大貢獻。

校徽

整個畫面呈圓形。寓意凝聚、圓滿、至善。藍色寓意學校環繞於科技的海洋,學校是創新人才的基地。1956,為建校日期。深藍軌跡,寓意高新技術源頭。橘紅軌跡,寓意電子科大人豪邁的氣概和蓬勃的朝氣。構圖以“e”(Electronic電子的縮寫)為核心,幻化成兩個極具動感的圓弧,團結在UESTC周圍,象徵電子科大人進取、拓新的精神。

電子科技大學

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9個,具有電子與信息領域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7種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後流動站13個。

根據2017年3月10日最新ESI數據顯示,電子科技大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前1%,成為繼“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後第6個進入ESI前1%的學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學校4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A,光學工程為A-。A+學科數與西安交通大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進入B+(全國前10%-20%)的學科還有:生物醫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個):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光學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

博士後流動站(13個):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精品課程18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7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通信與信息系統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實驗教學中心、機電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電子與通信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信息與網絡安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光電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管理與信息技術複合型人才培養實驗區。

成電校史

前身史略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立於1956年9月,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電訊工程系、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系和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的無線電系合併創建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學校成立以來,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進程,先後歸屬二機部、一機部、三機部、四機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建校之初,學校定位為中國培養無線電工業幹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點為中國無線電工業部門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黨組織向周恩來總理呈送《關於沿海城市高等學校1955年建設任務處理方案的報告》中提出:“將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等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調出,在成都建立無線電工程學院。”5月,國務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報告,並決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共同負責籌建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機械工業部會議室,召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的籌備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以及下屬秘書、基建、教務三個組,並從即日起開始辦公。

1956年9月初,沙河校區電子通信大樓、教學主樓兩翼和4幢教職工眷屬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職工單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職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開拓奮進

1956年9月29日下午3時,全校3000多名師生員工和來賓,在主樓東邊體育場隆重舉行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的科學巨匠、一代文學大師郭沫若手書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校名已經成為學校創建的象徵載入史冊。

1958年,設夜校部,創辦夜大學。

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61年,劃歸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被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

1970年,劃歸四機部和解放軍總參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71年,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

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

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建立成人教育學院。

1992年,成立電子工程學院、信息材料工程學院。

1993年,成立管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1994年,成立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1997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成立體育系。

1998年,國家冶金部所屬成都冶金幹部管理學院併入電子科技大學。

2000年,獨立建制劃歸教育部管理;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成立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物理電子學院、光電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應用數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示範性軟件學院、體育部。

2002年,成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2003年,成立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

2004年,成立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2006年,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簽署共建電子科技大學協議;成立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

2007年,成立經濟與管理學院、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佔地3800餘畝的清水河校區投入使用。

2008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

2009年,成立英才實驗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2010年,成立無錫研究院。

2011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成立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

2012年,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航空航天學院、成都研究院。

2013年,成立格拉斯哥學院;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共建醫學院。

2014年,成立基礎與前沿研究院。

2014年1月,四川省編辦正式下文,四川省人民醫院成為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正式開始了醫學院的建設。

2015年,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16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腫瘤醫院加入共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行列。

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在將成都鐵路衛生學校併入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部。

2017年1月18日,學校被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

2017年9月,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