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解讀丨兩電一郵——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在四川來說還算是比較優秀的理科大學。也屬於國家的985工程重點大學。它分為清水河校區和成華區校區,一般的教學和生活都在成華區。其以理工科見長的,並且以電子信息類專業為王牌專業,這個專業的就業率相當的高,而且這個學校的環境也比較好,整個學習環境也很緊張在圖書館內基本上沒有空座位。所以總的來說,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還是非常濃厚的。

電子科技大學

院校解讀丨兩電一郵——電子科技大學


一、歷史變遷

1956年,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立,郭沫若親筆題寫校名。

1958年,設夜校部,創辦夜大學。

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61年,劃歸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同年,被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

1970年,劃歸四機部和解放軍總參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71年,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

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

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建立成人教育學院。

1992年,成立電子工程學院、信息材料工程學院。

1993年,成立管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1994年,成立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1997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同年,成立體育系。

1998年,國家冶金部所屬成都冶金幹部管理學院併入電子科技大學。

2000年,獨立建制,劃歸教育部管理。同年,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入選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2年,成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2003年,成立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

2004年,成立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2006年,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簽署共建電子科技大學協議。

2007年,成立經濟與管理學院、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2008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

2009年,成立英才實驗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2010年,成立無錫研究院。

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院校。同年,成立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

2012年,成立資源與環境學院、航空航天學院、成都研究院。

2013年,成立格拉斯哥學院。同年,與四川省人民醫院共建醫學院。

2015年,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16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電子科技大學。

二、辦學地點

四川省成都市:清水河校區、沙河校區、九里堤校區。

三、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四、辦學屬性

教育部直屬/985工程/211工程

五、碩士點分佈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軍隊指揮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六、博士點分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2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七、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分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物理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八、專職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及長江學者分佈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劉盛綱,物理電子學領域專家;林為幹,閉合場理論、開放場理論和鏡像理論領域專家;陳星弼,半導體功率器件研究領域專家;李朝義,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專家;張景中,機器證明、教育數學、距離幾何及動力系統研究領域專家;陳霖,認知科學和實驗心理學、腦成像研究領域專家;李小文,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研究領域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李樂民,數字信息傳輸與通信網研究領域專家;李言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研究領域專家。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

彭啟琮,通信與信息系統中的信號處理領域專家;黃廷祝,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領域專家。

長江學者43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8人:李言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研究領域專家;饒雲江,光纖傳感和光纖通信領域專家;楊義先,網絡信息安全、現代密碼學和糾錯編碼領域專家;汪勁松,先進製造裝備及技術、數控系統、現代集成製造、特種移動機器人領域專家;李小文,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研究領域專家;劉新芝,混合動力系統、非線性控制系統穩定性研究領域專家;張懷武,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專家;潘和平,智能金融、全球宏觀金融、預測科學技術領域專家;劉濮鯤,微波、毫米波與太赫茲電子學研究領域專家;謝康,光學工程和微波光電子學領域專家;蔣亞東,光電薄膜與集成器件、有機電子材料及器件、敏感材料及傳感器、光電材料及器件研究領域專家;堯德中,腦功能探索領域專家;馬建國,射頻與數模混合集成電路、集成系統、微波單片集成電路等研究領域專家;林媛,電子材料及薄膜微結構工程研究領域專家;鄧龍江,新型電磁波吸收劑及吸波材料、紅外低發射率及可變發射率薄膜、微波磁性材料研究領域專家;蔣田仔,腦成像和醫學圖像分析、計算機視覺、基於信息的計算複雜性、應用數學等領域專家;隆克平,光互聯網及交換技術、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研究領域專家;夏明耀,計算電磁學、微波電子學研究領域專家;宮玉彬,微波器件和微波理論研究領域專家;劉永,光學與光電子、光纖通信研究領域專家;李斌,物理電子學研究領域專家;楊仕文,天線、天線陣研究領域專家;張小松,新型製冷技術、高效空調系統與熱泵技術研究領域專家;陳華富,腦功能成像研究領域專家;孔令講,寬帶雷達系統技術、弱目標檢測跟蹤技術、雷達協同探測技術、相控陣激光雷達技術研究領域專家;王金淑,複雜環境下目標探測技術研究領域專家;胡俊,計算電磁學及快速算法、積分方程方法理論與應用、電磁輻射與散射領域專家;彭怡,決策支持、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研究領域專家。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5人:李燁,移動醫療、健康物聯網、綠色無線通信領域專家;肖強,凝聚態物理學領域專家;張翼成,經濟物理、網絡與信息物理、統計物理和粒子物理領域專家;柳清夥,計算電磁學、計算聲學及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領域專家;王平安,醫學虛擬現實、醫學可視化、3D醫學圖像研究領域專家;鄭建成,測量漸變型薄膜波導折射率分佈研究領域專家;左明健,可靠性研究領域專家;蔣華北,生物醫學、光子學領域專家;Alexander Govorov,材料物理與化學領域專家;Rick S.Blum,信號與信息處理領域專家;Federico Rosei,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專家;Jimmy Xu,光學工程領域專家;代伐,數模混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專家 ;Horacio Dante Espinosa,機械電子工程研究領域專家;邢留冬,可靠性建模、複雜系統及複雜網絡分析領域專家。


院校解讀丨兩電一郵——電子科技大學


九、國家重點實驗室分佈

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通信抗干擾技術重點實驗室、微波電真空器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極高頻複雜系統重點學科實驗室、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十、一流學科及教育部第四輪評估

教育部學科評估A+: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通信與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育部學科評估A-:光學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B+:儀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教育部學科評估B: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B-:暫無

教育部學科評估C+:暫無

教育部學科評估C:電氣工程

教育部學科評估C-:化學工程與技術

十一、國家級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計算機應用技術、光學工程。

十二、國家級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網絡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傳感網技術。

下期文章預告

北京郵電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