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小編按語】“四川教育發佈”剛剛發佈消息,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四川省首個萬億級產業。這對莘莘學子來說,是一個重大喜訊!一方面,四川省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技術鏈、資金鍊,這將為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未來實現人生夢想提供更多的機遇‘’;另一方面,電子科技大學的優質人才資源畢業後源源不斷地紮根成都,將為四川省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這兩個方面相互促進,形成良性生態,未來影響不可估量,

“中國西部硅谷”其實正在從“理念”變成“實踐”、從“夢想”變成“現實”



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重點培育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加快形成五大萬億級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為主體的“5+1”現代產業體系。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四川首個萬億級產業誕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最新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259.9億元,同比增長13.8%。這也標誌著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

四川高校緊密圍繞“5+1”現代產業發展,特別是四川省首個萬億產業“電子信息產業”,主動謀劃、聚集資源、提前佈局、重點建設,全力圍繞重點領域,全面加強科研平臺體系重點佈局、相關學科體系重點建設、領域高層次人才團隊體系重點培育,著力打造形成高校全方位支撐服務體系,主動服務助推產業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圍繞“一芯一屏”核心產業佈局,高校集聚創新資源多種形式融入發展

一是高校全面參與電子信息重點產業培育方案的制定。包括新一代網絡技術、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大數據、智能裝備等。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2016年10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二是參與組建“四川省集成電路產業聯盟”,融入“芯”產業。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組建“四川省集成電路產業聯盟”,聯合企業、院所形成協同效應,推動高端芯片共性技術的研發攻關,同時,為成都“芯谷”、以及華為、英特爾、德州儀器等在川國際知名公司持續提供優質人才供給。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三是高校傳統優勢學科深度關聯“屏”龍頭企業。電子科技大學與京東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電子科技大學-京東方聯合創新研究院,聚焦顯示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等領域,在一流研究團隊建設、人才合作、創新創業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一流大學,共同推動民族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2019年5月4日,成都市與華為、華為與京東方簽署合作協議。

四是高校多種形式支持相關領域發展。如,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參與四川省5G產業聯盟,成為四川5G研發核心隊伍,支撐四川5G測試和基礎設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電子科技大學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著手開展6G前瞻技術研究。四川大學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是首批29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點培養單位之一。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電子科技大學的芯片設計、衛星導航終端技術,支撐北斗相關企業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未來媒體與騰訊雲、四川傳媒學院聯合成立超高清全景重點實驗室落地成都,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推進了超高清領域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轉化,加快推進超高清產業的發展等。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直播地球號”是由國星宇航與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研發的第三代AI衛星系統

二、圍繞“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新一代網絡技術、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規模的三大支撐領域,聚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創新

圍繞三大領域,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基地佈局建設,著力完善體系,形成全面支撐。

一是面向世界前沿加強基礎研究,重點建設10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平臺。

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涉及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新型電路和極高頻複雜系統、雲操作系統、大數據及數據處理、無線通信、圖形圖像等重要領域。

二是面向行業領域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突破,重點建設29個省部級行業部委重大科研平臺,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及工程化和軍民兩用技術研發方面提供支撐。

包括工信部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統計局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7, 著力圍繞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網絡與通信技術、信息處理與服務三個方面近100個重點方向創新攻關(包括電子信息工程科學、功率器件與集成電路、低功耗微電子與微系統、綜合電子系統技術、實時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管理科學與工程、智能機械及系統工程、電子測試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材料及應用,移動通信與個人通信、光纖傳感與通信、光電傳感與信息處理、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雷達探測與成像、輻射物理與技術、無線能量傳輸、微波材料與器件、微波毫米波系統及測試、新型微波探測技術、多頻譜吸波材料與結構,生物醫學信息檢測與智能信息處理、神經信息、醫療信息化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可視媒體信號與信息處理、統計信息技術與數據挖掘等)。

三是面向四川區域產業及龍頭企業需要,重點建設41個四川省級重大科研平臺,強化聯合共建,支撐服務提升產業鏈水平。

包括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3個,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7個,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18個,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服務產業領域涵蓋顯示科學與技術、集成計算與芯片安全、網絡與數據安全、智能空管、智能製造、信息安全、信息編碼與傳輸、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互聯網健康服務、互聯網金融、智慧交通與物流、智能服務機器人、軟件與智能服務、製造業產業鏈信息化、數字媒體等。

四是立足高校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打造4個四川省高校創新創業創造“學教研產城一體化”示範基地,重點培育建設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7個。

在成都宜賓等重點區域打造智能終端、人工智能、智能裝備、超高清視頻4個重點區域一體化示範,探索形成多種政產學研用結合創新模式,促進高校在該領域學科水平、科研能力、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產業支撐等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圍繞環成都經濟圈、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重點產業佈局,支持高校針對性建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57個,覆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信息安全、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終端、新一代網絡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電子元器件、大數據、先進材料、數字視聽、新光源、工業機器人等重點產業。

三、圍繞“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材料科學”等核心支撐學科加強佈局建設,學位點佈局體系更加適應重點領域發展,持續提供高層次人才供給

一是推動高校圍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需求,動態調整學科佈局結構和學位授權體系,契合發展急需。

目前,我省高校重點佈局建設電子信息產業相關學位點75個,其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包括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網絡空間安全、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與通信工程等。電子信息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

二是提升學科水平打造全球影響力一流學科。

四川高校電子信息領域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學科2個(電子科技大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11個(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神經科學與行為;電子科技大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材料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物理、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數學;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三是強化學科建設提升全國競爭力。

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四川高校電子信息領域A類學科6個。(四川大學2個數學、軟件工程,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學科獲評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光學工程A-),同比全國前列。高水平的學科建設為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所需要高層次人才和研發團隊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磅!四川首個萬億產業誕生,這所雙一流大學功不可沒!

在加強人才隊伍、科技創新、學科建設的同時,高校還重點建設和依託5個國家大學科技園、7個省級大學科技園、6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