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校入選“111計劃”!你該不會只知道“985”和“211”吧?

大家都追求985、211高校,但其實除了985、211高校,你還必須瞭解“111計劃”!國家還官宣了將對這些高校進行大力扶持!

什麼是“111計劃”

“1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範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餘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每一個“111計劃”引智基地的建設週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於180萬元。

總的來說意思就是隻要入選了“111計劃”的學校每年能獲得的直接效益有大批的學校建設資金補助,除了這些還有世界前沿的高級人才資源。間接的效益則是直接提升了學校的名氣。如果能考到這些學校,並且進入這些平臺深造,著實非常令人心動。

“111計劃”最直接的受益群體其實是雙非院校,因為對於原先的985、211院校來說只是錦上添花,本身它們的教學資源也不會差,並且其中僅有幾所985高校未入選“111計劃”。而對於雙非院校來說,這是他們打開知名度的絕好機會。

實際上“111計劃”在2016年之前是不對985、211以外的院校開放的,之前入選“111計劃”的都是985、211院校。自2016之後開始對地方高等院校開放,其實很多雙非院校實力都很強,但是奈何985、211工程的名單不會再增加,只能從其他受大眾認可的指標入手,而“111計劃”就是很好的選擇。

“111計劃”一直從2006年起執行到今天,一直都由國家教育部官方評估,每年入選的院校都不多,每年新增的入選院校加上原有的院校一共139所,從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與985高校等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

2020年入選“111計劃”的地方高校一共有35所,但是目前只有十幾所高校官宣了自己入選的消息,分別為:貴州大學、瀋陽化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三峽大學、石河子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這些高校入選“111計劃”!你該不會只知道“985”和“211”吧?


完整的“111計劃”名單如下:

● 北京市(25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上海市(11所)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


● 江蘇省(14所)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揚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 湖北省(9所)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工業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 陝西省(7所)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


● 四川省(6所)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 山東省(8所)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師範大學


● 山西省(1所)

山西大學


● 河南省(3所)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


● 吉林省(5所)

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延邊大學


● 廣西壯族自治區(1所)

廣西醫科大學


● 廣東省(7所)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


● 遼寧省(5所)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瀋陽建築大學


● 天津市(4所)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5] 、天津理工大學


● 黑龍江省(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


● 湖南省(3所)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湘潭大學


● 重慶市(3所)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


● 安徽省(2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 浙江省(7所)

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寧波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浙江農林大學


● 江西省(1所)

東華理工大學


● 福建省(3所)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


● 雲南省(1所)

雲南大學


● 貴州省(2所)

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


● 甘肅省(2所)

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


● 青海省(1所)

青海大學


● 寧夏回族自治區(1所)

寧夏大學


● 內蒙古自治區(1所)

內蒙古大學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所)

新疆大學、新疆醫科大學


● 西藏自治區(1所)

西藏大學


總體瀏覽下來大家會發現,能夠入選“111計劃”、建立“111基地”的學校基本都出身不凡,可以說是完善版本的全國有實力的大學榜單。對於現在還沒定下來院校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111計劃”名單中的高校。


最後有的同學可能會混淆“雙一流”和“111計劃”,它們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讓更多的優秀的高校進入大家的選擇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