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在最新作品《女士们先生们》中,意大利艺术家皮耶尔卢卡·切特拉(Pierluca Cetera) 对拐角处坐着的一名女性总是不太满意,觉得她太“漂亮”,是假的,没有个性。

在个展《与你有关》开幕前,皮耶尔卢卡在《女士们先生们》画面上面刮了一下,这名女性不再“完美”,有了活力。他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将作品呈现给观众。

从1998年第一个画展到今天,二十年来,皮耶尔卢卡使用的颜色越来越少,画面上愈发带着一种“脏脏的”气质,漂亮的东西反而让他觉得不舒服。

“皮耶尔卢卡,如今绘画已经死了,不如去试试更加当代的创作方式!”

“好吧,那我可能会是这世上最后的画家之一。”

皮耶尔卢卡有时候会这样回应旁人关于“转型”的建议。在他看来,以后人们可能会改用平板,而不是继续用纸笔来画画,但是,绘画不死,因为通过素描和绘画来呈现图像,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眼泪是皮耶尔卢卡迷恋的主题之一,因为“哭泣的时候,没有恐惧也没有压抑,一个人展现出最真切的心理状态”

对艺术史如数家珍的皮耶尔卢卡,常常以一种史家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和他自己的创作活动:

艺术是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艺术家某种程度上像是“考古学家”——通过从经典里吸取养料,结合自己的方式,反复激活“历史”并添加新的脚注,而自己的作品也有可能被后人“引用”。

在皮耶尔卢卡选择的绘画对象里,很容易发现这种“考古学”式的创作意识——性、思维、恐惧、背叛、孤独、自然、记忆、差异......“这些都是几千年来人类的艺术想象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ensiero, stupendo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Ospite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le Castigate trittico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seconda crociata

一位意大利艺评家曾写道:“参观博物馆或展览时,皮耶尔卢卡·切特拉总是怀着极大的尊敬。”皮耶尔卢卡觉得,这和他天生的好奇心有关。每当走进一间展览馆,一连串问题冒出来,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这件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艺术家选择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

“有时候我会因为眼前作品而无可自拔,这种强烈的情绪经常会延续很久,哪怕我的身体早已经离开博物馆。”

这种“局部出窍”的状态,皮耶尔卢卡从小就有所体验。

意大利可以算世界上艺术遗产最丰富的国度,尤其是宗教艺术。皮耶尔卢卡住在意大利南部小城焦亚·德尔·科莱(Gioia·del·Colle),周围有大量的教堂和考古遗址,他因此有机会”在图像的包围中长大”。

在他看来,意大利人习惯与联结过去的艺术品共同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些遗产的价值。而他自己和它们却有着“激动人心且深远的联系”。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焦亚·德尔·科莱坐标,谷歌地图截图

皮耶尔卢卡的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酷爱画画。他还记得,小时候整个家里都堆满了父亲的画。他试着模仿父亲来画画,拿到了不少绘画类大奖。高中毕业后,考虑到今后的就业问题,他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到莱切(Lecce)上大学后,无意间,他发现自己的学校与当地的艺术学院距离很近,又一股学艺术的热望从心底涌出。他决定,听从心声,继续学艺术。

大学毕业后,皮耶尔卢卡成为了家乡一所理科高中的艺术史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创作。这是在意大利(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比较常见的选择,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再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创作——很少有人(包括艺术专业的学生)将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

皮耶尔卢卡的艺术史课程,一个班一周只有一节课。课堂上,他不会干巴巴地讲述史实或是创作技术,而是试着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这样,学生们才可能主动产生兴趣,慢慢发展出分析和批评的能力。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皮耶尔卢卡脸书上用过的部分头像

皮耶尔卢卡今年49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有好友评价皮耶尔卢卡,“像一个聪慧有趣的大孩子”。

这或许和他的职业有关,总和学生待在一起,这些90、00后的孩子们有各自的关注点,常常会领着他,看到艺术世界以外的风景。“人与人的交往,有时充满了创造性的能量,”他这样描述学生对他的影响。

而家庭,也是皮耶尔卢卡重要的能量来源地。从小父母便支持他画画,到现在,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是一名医生,他办展览时,她有时会来帮忙。有时候,进入了“艺术家状态”,他会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长时间持续画画;或是身在一地而精神却彻底“离席”,沉浸于完善某个想法。这种“着迷”,家人们都理解和支持。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皮耶尔卢卡在工作室

几乎每天都要去学校,皮耶尔卢卡能够在工作室画画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他将“创作构思”列为日程表的一部分——平时,他随身携带绘画本,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将脑海里的一些想法定格在纸上。

大部分的想法都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成熟,因此,每个新项目实施之前,他就已经积攒了很多草图。感觉是时侯“开工”,他会跑去工作室,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画——他倾向于尽量不作修改,让它们原封不动地待在那儿,展现绘画的即时性。

或许是因为这种内在的纯粹性与外在的自由环境,在创作时,皮耶尔卢卡可以无所顾虑地去尝试新手法、探索新的可能。就像2016年做个展《绘画活着》时,他说:

“每次开始画新系列的作品,我都喜欢一切从头开始,用新的疗法拯救’垂死’的绘画,希望绘画活着。”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completa(个展《绘画活着》)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67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61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69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70

体内对艺术的热情总在不断生长,皮耶尔卢卡也像初来乍到的孩童一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开放性,“360度全方位”接触各种艺术门类,音乐、影像、绘画、雕塑、戏剧、诗歌、文学、舞蹈……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以剧场方式来画画

“好奇心引领着我,和心爱的绘画建立直接的联系,参与一场音乐会,或者是加入某个戏剧小组…这无疑帮助我和艺术建立起更深远的关系,所以,只要有条件,我都尽量直观地去体验作品本身。

今年三月,皮耶尔卢卡带着他的新作来到中国,开启最新个展《与你有关》。

走进《与你有关》第一部分《台上露脸》的展厅,我的第一反应是:演员们怎么还不登场呢?

这一念头源自这些画采用的材料——丝绒布,这是剧场舞台上常用来作幕布的材料。而皮耶尔卢卡用它来作为画面的背景,主体部分是贴上去的头和手。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这里先保留悬念,想知道作品灵感来自哪幅经典,请去展览现场揭晓

这可不是一般的头和手,而是取材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艺术史上一些大师的名作,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伦勃朗、卡拉瓦乔、委拉斯开兹和更“小众”的一些,如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等等。

一直在寻找“艺术的最初”(the original sense of art)的皮耶尔卢卡,通过和他喜爱的经典作品的紧密互动(凝视,思索,重组,再创作…),慢慢找到一些线索,发现艺术作品之间潜藏的关联。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比如西方艺术史上“流行”的宗教主题之一,“基督下十字架”。皮耶尔卢卡选择比利时艺术家罗吉尔·凡·德尔·维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下十字架》作为原本,先”照相式地“快速地勾出大致轮廓,再一点一点地,“用心来画,好让我的感情充分被激发”。

凡·德尔·维登是佛兰德斯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基督教题材的画作,圣像要求准确,这样才能更好引起观者的共鸣。而凡·德尔·维登的画细节饱满,带有一种神秘的热情和哥特式艺术的悲壮。

“维登的《下十字架》成为后世很多艺术家画这一题材的‘参考书’,而实际上,他自己这幅画也是参考了‘油画之父’凡·艾克(Jan Van Eyck)的同主题画作......”关于手和头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皮耶尔卢卡可以一直说下去。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我知道在切特拉所选择的艺术家里,不是所有的名字都是东方朋友所熟知的:这正好是一个让绘画爱好者扩大自己知识面的极好机会。被用光强调的戏剧性场面,是皮耶尔卢卡深爱的老师和启蒙者卡拉瓦乔的拿手技艺,帮助他灵活地表现位置的互换……出现的面部和双手恰恰属于面对作品的观众,他们是生活这件大作品中的角色。”

这次展览策展人莫妮卡·德玛黛在《与你有关》一文里写道,好像提前预见,这次的开幕式会有点像“艺术史课堂”。

皮耶尔卢卡虽然是高中的艺术史教师,但历史知识并不是重点,他想强调的是当下——通过数代人持续不断的“引用”,视觉语言得以持续发展。而他自己,作为“最后的画家之一”,同样沿袭这一古老传统,既不追求颠覆性的创造,也拒绝复印机一样的机械模仿,而是结合自己多年来与艺术史的互动和对经典作品的深入体验,来完成他的创作。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看《台上露脸》的过程有点像走迷宫,手握著印有原作的小册子,一边看“头”,一边找眼前这幅画对应的原画,只有全副身心去观察,才可能找到所有“藏宝点”,走完“迷宫”。

观众参与其中,认真去看作品,成为展览的主角,这正是“迷宫搭建者”皮耶尔卢卡希望出现的场面。

“台上露脸”,意大利语“comparsa”有两层含义,一是逐渐地显现,二是戏剧术语里的次要人物(comparse)。皮耶尔卢卡在剪切时挑选的都是名画里的次要人物,如维米尔画里站在写信女子身边的女佣、《耶稣降生》里耶稣右上角的弓腰的一个穷人。这些“配角”只占据了画面的小部分,更大的空白处,等着观众本人去书写。

“我们是主角,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大家看展时不要老是用手机拍,拍完回家又不看,发发朋友圈就完了。”莫妮卡看到有观众习惯性拿起手机,说道。

“在布上油彩画出并截取的人物,被安置在墙上来模仿一个剧院或电影院。人物表现为坐姿并全神贯注,就好像正在观看演出。”

皮耶尔卢卡如此描述《女士们先生们》。独立的小房间里,大小不同的人物形象盯着观众,每个人身边立着一把剧场的红座椅。这些形象是皮耶尔卢卡“想象里的中国人”,过去十多年间,他来过中国几次,对中国人有了更近的认识。而观众再次具有了双重身份,观看墙面的任务,同时接收着来自各方的目光。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艺术家先在意大利画好这些画,作品运到深圳后再剪开贴在展厅墙上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女士们先生们》现场

“创作这件作品时,我就在想象现在这一幕,你们(中国观众)站在这里,看着我的画。”对皮耶尔卢卡来说,开幕是作品的“新阶段”,开始迎接不同的目光,与观者建立或深或浅的联系。

从1998年的第一个个展到现在,人,是皮耶尔卢卡作品里绝对的主角,包括“Vano”系列,人不在场,场景里仍然充满人留下的痕迹。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Vano01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Vano02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Vano03

皮耶尔卢卡对大自然也有很强烈的感受,“日落的时刻、海边的沙滩,甚至对燃烧的木块的一张简单素描都让我感到讶异。”

不过,描绘人,能够满足他更多的需求——他可以通过人的动作或表情来讲故事,而画中人的情绪也会指引着他,一点点向内寻求回答——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的脆弱,特别是精神层面的脆弱。

这种对人本身关注,让皮耶尔卢卡主动地和“流行趋势”拉开了距离。随着技术进步,“完美的”、细节逼真的图像越来越多。在今天,画画不仅意味着接受与过去的绘画作对比,也意味着不同技术的对比。而他关心的却是绘画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性”特征——犯错误的可能性,创作过程中偶发性。

“每一件作品都是分解图像技术的结果,不过,绘画的动作必须是直接的,和任何精确的图案都没有关联,必须首先让我惊讶。我喜欢使用不同的材料,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皮耶尔卢卡有时像个实验家,渴望尝试其他人没有试过的“配方”。比如“不恰当地使用沥青”,用水和油来稀释沥青,再用这种混合物在画布上制造“斑点”,看上去像弄脏的“事故现场”,而他把人物脸上、身体上的这些斑点视为“与众不同、不可复制的形状”。

其实,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印象派画家和随后的先锋派已经开始在绘画中使用沥青,不过主要用来绘制阴影部分。皮耶尔卢卡也对沥青格外钟情,很多时候,他会先在画布上刷一层沥青,营造一种与过去相关联的“沥青氛围”,这样可以避免一种“暂时性的组合”,而是表达出和人天性里存在的观念或情感。

带来“历史感”的另一种创作手法是“刮削”。从1999年《le maschere》系列起,皮耶尔卢卡开始尝试,先在上过色的画板上作画,再刮削画布,表层的颜色变得模糊不清,底下的颜色会部分显露出来。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两年前的《小雨》(pioggerella)系列,最后一步也是在“人物面部”来回“刮削”,向上翻的眼球、暗沉的皮肤、木讷甚至出窍的表情......直到画中人都拥有一道道裂痕。这个过程带有不可控性,因此画面构成具有了随机性。

“反复刮削这个动作,让我能够保持画下第一笔时候的那种能量。”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41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pioggerella 068

不过,皮耶尔卢卡不会每次都使用刮削法,“对我而言,呈现出特定的图像符号才是关键,刮削的动作是服务于画面的。”

“现在,我拒绝绘画中任何装饰性或讨喜的部分,所以我尽量减少画面上的颜色,直到最小值。我想要展现出它的叙事性特征和符号的表现力,因为这两部分总是最直观,也最富有能量的。”

关于艺术,皮耶尔卢卡最大的心愿是达到一种情感与理智的平衡——理性关乎整体的设计,而感性,则是在绘画过程中保持热情的方式。

最后是彩蛋时间——

如果你在深圳,还有机会

去走走皮耶尔卢卡的迷宫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和你有关 :皮耶尔卢卡 · 切特拉绘画展

美成空间

时间 :2018.04.01 - 06.01

地点 :深圳市西环路文博宫3馆201 - 206

.

END

.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把艺术拉出圈外

最后顺手推一下这个展吧

如果绘画已死,那我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后的画家之一吧

兔子 :忧伤与欢喜的故事

象外 & 如故

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46号院如故照相馆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3:00pm - 19:00pm

观展门票 :5元

PS

对兔子的作品感兴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