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內強皇權、外服四夷,迷信神仙、萬年改轍”

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有人曾用這一句話來概括漢武帝一輩子的豐功偉績,漢武帝是中國古代史上非常典型的帝王形象代表人物之一;開始學歷史就朗朗上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在他的執政的五十四年期間,幹過很多轟轟烈烈的大事;縱觀中國古代史,也許除了“康乾”二帝,也許沒有比他在位更久的了吧!

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話說這“一國兩制”方針,是當今中國實行的和基本國策,怎麼會和漢武帝扯上關係呢?這就要從他剛繼承帝位的時候說起來了。自漢朝的建立一直到漢武帝統治期間,在全國的政治方針上,漢朝始終保持著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社會體制,那麼這種情況對於一直想加強中央政權來說,始終是一塊絆腳石。

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所謂郡縣制,是指地方上的土地和民眾都直接歸屬於中央直接管理,地方長官也由中央任命;然而分封制剛好與之相反,土地是分發給各個王侯將相的,他們對這塊土地和民眾有世襲的權利,並對轄區有全面的管制權。漢武帝自然知道,想要加強政權,郡縣制是最有利的。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被逼無奈只能在全國上下分別實行上述兩種社會體制,距離都城長安距離近的實行郡縣制,中央直接管轄;比較偏遠的地區,劉邦將他分別賞賜給建有赫赫戰功的八位異性侯王,譬如韓信、彭越等人。

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諸侯勢力越來越大,對於劉邦的中央政府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個潛在的威脅,加上各地又有不同的人口和資源,以及獨立的稅賦和財政,基本上可以隨時“造反”。

於是劉邦決定殺雞儆猴,必須要在有生之前,建立自己絕對的政權。因此就有了在公園前196年,一年的時間內,先後有三位功臣被以各種罪名所剷除,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蕭何和呂后設局誅殺韓信。直到公元前195年,終於將各路諸侯剷除乾淨,然後派出自己劉家成員去接管,以此來降低分封的風險,畢竟都是自己家裡的人,從而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

驚訝!“一國兩制”最早竟然出現在大漢王朝時期

因此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就給了漢武帝,且看漢武帝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