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一國兩制”在民國就實踐過了,不過只有兩週,主角你很熟

以宋教仁遇刺為導火索,1913年5月,“二次革命”爆發,袁世凱命令北洋軍大舉南下,消滅造反的國民黨勢力。馮國璋和張勳率領的部隊從徐州方向猛攻江蘇。9月1日,張勳率先打進南京城,隨即“三日不封刀”,放縱部下殺戮搶劫三天,連3個日本人也因為長相問題被誤殺,引起日本強烈抗議,事情一直捅到袁世凱那兒。

張勳進城後,南京馬上“改朝換代”,一夜之間回到大清。總辦、道臺、知府、知縣等前清官職全部“詐屍”,再度登堂入室成為政府官員稱謂;官員進入一概坐轎子,先遞手本,見張大帥要行跪拜禮;數十營的辮子軍官兵換上清朝的藍底制服,運用龍頭令箭下令,活像一隊隊殭屍先生,在當時的報道中被稱為“藍衣兵”;更離譜的是,被民國政府廢棄的刑具也被張勳翻出來,重新擺到都督府的衙門裡。

“一國兩制”在民國就實踐過了,不過只有兩週,主角你很熟

張勳在南京大搞復辟活動

不僅是名號變動,儀式上也搞大清那一套。江蘇都督府從建築塗色到禮儀排場,完全恢復清朝兩江總督衙門的風格。都督府大堂裡的柱子全部漆成硃紅色,前清時的那些吹鼓手也被請回來繼續吹吹打打。以紅色白邊的蜈蚣旗取代民國軍旗,所有官兵不許剪辮子。在官方文件中,張勳甚至嚴令禁止掛中華民國國旗和使用“前清”二字。民國的五色旗(國旗)、鐵血十八星旗(陸軍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海軍軍旗)一概不許懸掛。門前桅杆高掛一面寫有斗大“張”字的紅旗,黃龍旗也在辮子軍的軍營裡飄揚起來。這位辮帥還見不得留短髮和穿西裝,沒有辮子的人不許出現在都督府。一時間,南京城大街小巷拖長辮子東遊西逛的人隨處可見,假辮子盛行一時。

南京出現這樣的怪胎,袁世凱不管嗎?

“一國兩制”在民國就實踐過了,不過只有兩週,主角你很熟

張勳墓

北京政府對此怪現狀不聞不問,反而授給張勳嘉禾勳章和文虎勳章,同時任命他為江蘇都督(事前承諾,馮國璋和張勳誰先殺進南京,誰當江蘇都督)。不過,張勳在南京搞的這些復辟前清的怪異行為,還是引起各國外交使團疑惑,有的使團甚至電責張都督“為何不許掛國旗”。張勳折騰了2周多,直到17日,南京城才又見五色旗飄揚。

鑑於辮子軍在南京口碑極差,後來又得罪了外國人,12月,袁世凱改任張勳為安徽都督,加長江巡閱使銜。不過,在張勳的老巢徐州,卻仍然像是大清的天下。張勳住在道臺衙門內,平時“頭戴大紅帽子,上面插著羽翎,後面拖著長辮子,嘴上留著八字鬍,身穿藍色繡花大袍子,胸前掛著一大串朝珠,腳穿黑色長筒靴子,直挺挺地端坐在敞開門的大轎子裡頭,氣勢洶洶,不可一世,”儼然一副大清朝官老爺的氣派。

“一國兩制”在民國就實踐過了,不過只有兩週,主角你很熟

張勳抱娃

張勳早年窮苦,參軍入伍才改變命運,一路當到兩江總督,對大清念念不忘。這次鎮壓“二次革命”,給他復辟前清提供了一次演練機會。1917年爆發府院之爭,張勳自認為時機成熟,帶領辮子軍北上擁護溥儀復辟,失敗後逃到租界。從此以後,他不問世事,專心商務,先後經營商店、工廠70多家,資產富可敵國。張作霖、徐世昌以高官厚祿邀請他出山,都不為所動。他一生都留有辮子。別人勸他識時務,剪掉辮子。他卻說:“吾迴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1923年張勳逝世,享年69歲。各界人士紛紛發來唁電,對其孤忠之行大加讚美。靈柩運回江西老家,無數老鄉為之送行,轟動一時。

參考書目:

1.《民國新聞》,古吳軒出版社,2013年

2.《民國秘史》,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