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嘎拉哈

嘎拉哈是滿語,東北地區流行,北京人還是多稱呼羊拐。羊拐是羊後腿的膝蓋骨,比較其它動物的膝蓋骨,羊拐顯得方正,約普通麻將牌大小,四方四正的,符合遊戲玩耍的規律。

馬未都:嘎拉哈

抓拐還是耍拐文字表達還真說不清,因為北京土話叫“chua(三聲)”拐,這遊戲女孩子獨享,男孩只有看的份。可能是女孩子手巧,一副四拐外加一個沙包,坐在臺階上,沙包翻飛,羊拐任憑擺佈,讓你眼花繚亂。四個大面各自有名:坑兒、背兒、耳兒或者輪兒、真兒,每個代表一定的分數,最後比試雙方決出輸贏,高高興興偃旗息鼓回家吃飯。

馬未都:嘎拉哈

我們的童年時代男女生之間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隔閡,女孩子的事沒人去摻和,連站在旁邊觀看都覺得丟人,所以至今我都不明白“耍拐”如何玩如何計分,只知道大致動作就是將沙包往天空一扔,趁它未落下之際按程序規定將羊拐依次擺放好。由於羊拐四個面凹凸不平,不那麼容易聽指揮,失誤頻出,錯時只好將權力拱手讓出,再去期盼對方出錯。

馬未都:嘎拉哈

我小時幾乎沒吃過羊肉,母親嫌牛羊肉羶,從不吃,那就更別說羊骨頭湯了,沒有羊骨頭湯熬,自然就沒地兒找羊拐去,我只好去副食店賣肉的櫃檯去找,一次一個賣肉的師傅見我東找西找,就問我找什麼,我說找羊拐,他說這裡只賣豬肉,麻利地用尖刀剔下一塊豬拐扔給我,我 連謝都沒說就攥著回了家,又熬又煮又剔又用牙啃,才算讓豬拐乾淨了。當我拿著豬拐去和女孩子的羊拐比較才發現,豬拐不僅個大,還歪,擰巴著。我心想,怪不得豬走道不行呢,原來是拐長得不行。

馬未都:嘎拉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