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一個年輕人拿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

頂針這東西估計今天多數孩子都不認識,生生解釋這個滿是小坑的金屬圓圈還真得費點兒口舌。不用頂針的人想象不出頂針的功能,也很難理解這麼個簡單小東西有如此神奇之力。

馬未都:一個年輕人拿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

我很小就看見姥姥有個針線笸籮,笸籮裡針頭線腦外加襪板什麼的,最讓人注意的就是頂針,使用的已沒有了光澤,殘存的電鍍與黃銅本質說明它的歷史久遠。頂針可以在床上桌上地上滾動,發出誘人的聲響,每次玩後姥姥都叮囑要將頂針收好,丟了下回用時就麻煩了。

馬未都:一個年輕人拿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

清雍正 《十二美人圖之燭下縫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桌子裡面正是一隻針線笸籮

今天的女人少有人再做女紅。過去幾千年,女紅是女人最起碼的手藝,也是女子的本分,更是女人的臉面。不會女紅的人會被婆家瞧不起,自己也覺得低人三分。改革開放後,城鎮鄉村的工業化程度迅速大幅度提高,女子在家做女紅之事很快被時代大潮淹沒了,女紅快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悄悄告別了它幾近與中華民族等同的歷史。

馬未都:一個年輕人拿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

姥姥那代人每一個良家婦女都會手工縫紉活,做針線活時頂針是必不可少之物,套在中指上頂住針的尾部,用力扎透厚布料時,頂針能提供很大力量;會熟練使用指針的人,針與頂針合二為一,飛針走線讓人眼花繚亂,這一技巧令今天的女子們赧顏。

馬未都:一個年輕人拿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

前些年,在北京潘家園地攤上我還看見有頂針賣,由於從小就看這東西,看見它時真沒什麼感覺,故沒有購買。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拿來一個頂針讓我鑑定是哪朝哪代的什麼東西,我才意識到頂針已離我們的生活遠去,而且不會再回頭。我對他說,這東西叫頂針,過去女子縫紉必備神器,歲數和我一般大,說老就老,說不老就不老。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