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報欄

進入信息時代後,大部分人的信息都來自手機。國際國內大事,各類商業信息,朋友親人的溝通,通過一部手機即可完成。過去可沒這麼方便,欲瞭解國家大事,私人小事,每天看報是必須。我曾對兒子說過,不看報紙很土,沒承想我現在就很土。

馬未都:報欄

看報需買報,花錢。報攤上每日新報一出,準有老顧客前去;賣報到處吆喝的報販是解放前的事情。有單位的看單位的報紙,生活富裕的家庭自己訂幾份報紙,回家晚飯後看個痛快,可沒單位又捨不得花錢訂報紙的人去哪兒看報呢,也有地方,就是北京大街上可以找到的報欄。

馬未都:報欄


報欄有大有小。我見過最大的報欄在東長安街上,北京飯店前面的街邊偏裡一點兒。長長的一溜,那時最重要的報紙,諸如《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在報欄內一字排開。報欄是有玻璃的,有專人在第一時間將報紙裝上,每個版都按順序排好,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看清楚。報紙未到時,準有北京大爺候著,一邊聊天一邊探討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與道理。

馬未都:報欄


我從未認真看過報欄,原因是我覺得報紙不自己打開看就不舒適;在報欄看報像是別人拿著報紙給你看,你哈著腰不舒服,讀起來也並不能刪繁就簡,還缺乏翻閱的樂趣。我自幼形成看報的習慣比較自私,報紙先不能分開,我看完哪張鬆手哪張,寧肯以最快的速度把報看完,也不願先分給別人細嚼慢嚥。報欄是共享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擠上去或趴在你身後隔肩閱讀,閱讀時還有人會發出嘖嘖之聲,讓你哭笑不得。報欄這道風景不知哪年哪月何日何時一下子就消失了,今日想想,風景不在,也甚為可惜。


馬未都:報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