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規劃!深惠城軌至惠州機場線路有初步草案

莞惠城際穿仲愷而過,市住建局透露,據深惠城際軌道的初步規劃方案,深惠城際擬與莞惠城際瀝林北站接軌。 《東江時報》記者姚木森 楊建業 攝


最新規劃!深惠城軌至惠州機場線路有初步草案


水東街歷史風貌小區計劃今年國慶節期間試業。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戰略腹地和樞紐門戶優勢,爭取在未來十年把惠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城市,打造國內知名度極大提升、國際影響力逐漸顯現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創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嚮往的現代品質城市。

惠州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惠州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徵程、新時期,作為城市的規劃師,住建部門將如何助力實現這一目標?日前,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甘少權接受採訪時透露惠州多項規劃進展情況,為惠州邁向“一流城市”之路實施“規劃先行”。

城市定位

找準惠州在區域發展中角色定位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東大門,是連通粵港澳大灣區與海西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的重要支點,是港、澳及珠三角發達地區產業、資金流、信息流擴散及轉移的首選腹地,是粵東北物流、人流南下、西進的樞紐地帶。”甘少權說,我市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應把惠州放在全國發展大局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視角下進行研究謀劃,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戰略腹地和樞紐門戶優勢,推動與大灣區各市在交通、產業、金融、科技、服務等領域深度對接與合作,提升城市能級。

“首先就要找準惠州在區域發展中的角色定位。”他說,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深莞惠經濟圈(3+2)和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的歷史機遇,主動謀劃與廣州東擴、深圳東進的發展戰略對接,進而聯動港澳,把惠州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承載區以及集聚創新動能的 “第二島鏈”。

“很多人問,惠州有這麼好的稟賦,在爭創國內一流城市中如何凸顯自己的特色?”甘少權認為,應重點研究惠州的產業方向,“廣州、深圳、香港這些中心城市,都是總部經濟為特色,我們現在還達不到這個水平,必須實事求是,先做好產業再來升級。不過,我們的規劃一定要有前瞻性,不能總想著去承接,而是要去引領。”

具體來說,惠州要主動擔當大灣區的區域職能,全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集群,搶佔新能源產業戰略制高點,積極參與國家自由貿易區建設,爭取設立國際自由貿易港,加快申報國家綜合保稅區,全力推進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融入珠三角國家大科學中心建設,將稔平半島打造成大灣區重要戰略支撐點。

空間佈局構建沿海、沿江、南北三大發展主軸

甘少權重點介紹了沿海、沿江、南北三大發展主軸思路。

“沿海”,指的是構建沿香港-深圳-惠陽-大亞灣-稔平半島-深汕合作區的“科創+海洋”沿海發展主軸,作為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關鍵組成部分,抓住深汕合作區與深圳一體化發展機遇,深化與深圳在產業合作、技術創新、旅遊休閒、優質生活等方面的聯動發展,加快濱海城市建設,並藉助深港合作謀劃打造 “粵港澳沿海創新走廊”。

“沿江”,指的是構建沿佛山-廣州-羅浮新城-博羅縣城-惠城中心城區-空港經濟區-惠東縣城-粵東的“科教+製造”沿江發展主軸,依託廣汕客專,發揮空港效益,強化與廣州在教育、產業、交通上的聯繫,藉助軸線沿線廣惠汕的科創平臺和產業基礎,推動沿線製造業高端化發展。

“南北”則是在市域內,構建沿大亞灣-惠陽-惠城-博羅-龍門的市域南北發展主軸,往南實施城市向海發展戰略,推動交通樞紐和綜合服務功能集聚,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往北將龍門納入城市發展整體格局,推進縣城擴容提質,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在地圖上看,三大軸縱橫交錯,宛若未來惠州的“騰飛之翼”。“畫”好三大軸之後,就要充分發揮惠州作為交通、信息、能源、產業樞紐城市的優勢,轉變靠發達地區溢出帶動梯次發展的固有思路,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

綜合交通構築“海陸空鐵”綜合交通體系

交通便利性對於惠州的發展不可或缺。全會指出,惠州高速公路、高鐵、城軌、鐵路、機場、港口樣樣都有,但是與一線城市相比,交通銜接還不夠便捷,有效的交通體系建設還存在較大差距。

甘少權說,我市綜合交通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階段性問題,比如,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聯繫不便,航空、鐵路、公路等對外交通方式銜接不夠,快速路體系不健全,江、河、湖、老城存在較多交通瓶頸,公共交通方式單一等。針對以上問題,該局計劃以高鐵和機場建設為契機,構築“海陸空鐵”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目前我局正在組織編制《惠州市區綜合交通規劃 (2018-2035)》,近期指導開展市區交通擁堵節點和片區的交通改善方案研究及治理工作,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遠期實現便捷、快速、高效的出行和換乘體系。”甘少權介紹說,該規劃內容涵蓋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等對外交通一體化,以及城市內部道路網絡、樞紐和節點、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和智慧交通管理等。

該局還邀請了7位來自全國交通規劃、城市規劃領域的資深專家為該規劃“把脈”,目前正組織編制單位對規劃方案進行修改完善。“通過抓住關鍵環節,在打通內外快速通道、優化路網連接上下功夫,把我市交通體系建設得更加方便、更加四通八達,提升開放發展的硬實力。”

軌道交通深惠城軌擬與莞惠城際瀝林北站接軌

軌道交通一直是市民比較關心的話題。“其實軌道交通是個大概念,分成國家鐵路系統如廈深鐵路、贛深客專、廣汕客專,城際軌道交通如莞惠城軌,以及城市軌道交通比如我們常說的地鐵、輕軌等。”甘少權說。

其中,高鐵和城際軌道的逐步建設,將進一步鞏固我市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戰略腹地和樞紐門戶的地位。

贛深客專和廣汕客專項目先行段工程已分別於2016年底和2017年7月開工建設。“為積極推進贛深、廣汕客專惠州段規劃建設相關工作,我局開展了一系列規劃項目編制工作,對兩條高鐵的線站位方案、站點周邊地區路網布局、交通銜接、基礎設施配套和土地利用等方面進行了統籌研究。”

此外,還對深汕客專途經我市的線路通道進行了研究,爭取有利於我市的線站位方案,“希望這條線路能經過惠城區,接入惠城南站,連通惠州機場。”甘少權透露。

城際軌道方面,該局正積極推進莞惠城際軌道延伸到惠州高鐵北站的前期工作。深惠城際軌道目前已形成初步規劃方案,擬與莞惠城際瀝林北站接軌,經惠城南站至惠州機場,深圳和東莞的客源可以通過該軌道線路迅速直達惠州機場。

城市軌道方面,該局編制完成了 《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規劃共包括10條城市軌道線路,總里程約310公里。

甘少權介紹說,城市軌道線路串聯了我市各產業組團和居住商業組團,實現產城一體融合發展,同時注重與周邊城市軌道線路銜接,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其中,有5條軌道線路預留與深圳軌道線路銜接,2條軌道線路與東莞銜接,並預留廣州延伸到惠州龍門縣城和博羅羅浮新城的2條線路通道。

文史保護水東街將建為“粵東歷史文化第一街”

在甘少權看來,惠州爭創國內一流城市要體現自己的特色,除了產業,還有“文化名城”這張名片。

惠州具有5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制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將惠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於2017年3月1日起施行,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各方職責和工作機制。2017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進一步完善名城保護管理制度。

目前,對於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市極為注重保護修繕和活化。以水東街為例,甘少權介紹說,根據最新的《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功能定位為 “東江首埠、惠商祖源,粵東歷史文化第一街”,規劃形成“一軸三街九巷”的魚骨狀空間結構。

“屆時水東街將採用步行交通,以水東街騎樓步行街為軸,九條傳統街巷為骨,串聯濱江東路與上塘街,形成開放的步行街區,並通過龍運廣場與東江遊碼頭相連。”而水東街的建築,將採用保留、恢復整治、騰退織補等方式,進行整體更新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方案的設計團隊也是成都寬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的設計者。

至於已建成位於東新橋南岸的水東街歷史風貌小區,記者瞭解到,該風貌區現已完成招商面積1.95萬平方米,佔總面積近半比例,引進商家約80家,包含廣州美術學院嶺南傳統手工藝實訓基地、廣東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創作基地等約20家知名品牌,“計劃今年國慶節期間可以試業。”甘少權告訴記者。

來源 東江時報 記者 林奶花 通訊員朱建華 司徒炳強 莫琳君 趙麗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