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專注力?可能與父母懂不懂人生有關!

老子說:“上善若水”。人在幼年時期就像是一片靜謐的湖,你希望看到怎樣的湖面?清澈見底,還是汙泥橫流?你又希望周圍環境是怎樣的?是鳥語花香的大自然,還是聲色犬馬的熱鬧?人生早期,一定是一個向內求的過程,如果一味的向外求,會將孩子帶入歧途!

孩子沒有專注力?可能與父母懂不懂人生有關!

如何是向內求呢?

《大學》裡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修身是第一要義!孩子尚在幼年,父母責任重大,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做心態平和的父母,用讀書養心,以詩畫怡情,從認真的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開始,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性格。不要盲目跟風別的孩子都上了什麼補習班?學了什麼才藝?別的孩子都去哪裡旅遊?增長見聞是好的,自古就說讀萬卷書,行成里路。只是這其中的關係你搞懂了嗎?如果行的這萬里路,不是為了檢驗讀的這萬卷書的話,那旅行的意義就只剩下“攀比”、“炫耀”和“到此一遊”了嗎?

中國古人少識多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中國今人多識少智,雜亂碎片化信息的堆砌下感覺自己無所不知。你有沒有在看到孩子發呆的時候馬上喊她說話,或給她安排任務,生怕時間被浪費掉,不學點什麼就擔心老大徒傷悲?其實,孩在被你安排滿了以後,她還哪有時間思考?只不過是被時間、被父母趕著走的小羊罷了。你讓孩子做的每件事情都像是在往湖裡投東西,有時你扔小石頭,有時你扔大石頭,有時你拿棍子攪,你還總埋怨為什麼我的湖總是靜不下來?

如果孩子們會表達我想她們會問:“爸爸媽媽,我可以發會呆嗎?我可以一直仰望夜空嗎?我可以有些時候什麼都不用做的嗎?……”

孩子沒有專注力?可能與父母懂不懂人生有關!

怎樣是向外求?

現在給你一個杯、一個盆和一個缸,然後讓你分別往這三個容器裡倒水,一直倒,等水完全滿並有所溢出時就要馬上停止。現在我問大家,哪個容器溢出來的水會更多?相信大家都會說,缸!其實這三個容器就好像是孩子人生的三個階段,溢出來的部分才是她們的才華!裝在裡面的部分都只能算本能。強求一個孩子用極力表現自己的方式來收穫別人的讚美和掌聲,這是父母想要的,不是孩子想要的。自然界中所有的成熟都有它的生長規律,即便在補習風盛行的當下,我尤其想對那些家有學齡前兒童的父母說,一定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家中應該注意的細節

一、玩具太多

太多的玩具就是太多的選擇和誘惑,讓孩子無法專心,你認為的合理滿足,一週後被拋在一邊時,就只剩下孩子對唾手可得的厭棄。

二、房間零亂

我說的零亂不是東西沒有擺放好,這些常識家長們都知道,我說的是你有沒有讓各種字卡、圖卡等等各種你想讓孩子學習的內容鋪滿牆面,父母們,家是港灣,家是愛生長的地方,請不要讓家變成印刷廠。

三、沒有書架

每個優秀的孩子手裡都有一根魔法棒,那就是閱讀!不多解釋。

轉發有功德,讓更多孩子受益!

孩子沒有專注力?可能與父母懂不懂人生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