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三十六行——网络推手

网络推手,顾名思义,他们懂得网络传播技巧,并能应用这些技巧进行网络推广,让企业或个人的品牌得到传播。他们可以为有负面或过期信息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信息覆盖的业务;他们也可以让默默无闻的企业或个人走红网络,或者仅仅是使企业的信息得到优化,比如让其网站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排名靠前。

网络推手刷新 舆论生物链

1859年,也许是某一个星空的夜晚,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著作中记录下了 弱肉强食 这一核心理论。

144年后,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的某一个角落,读完《物种起源》最后一章的李菁,若有所思地写下一串费解的文字 进化的舆论 。

李菁的传播观念中就此定下一个基调:媒体只是舆论进化的工具。

随后多年,互联网在中国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博客、SNS风行天下,人们的生活从此分成了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两种。李菁就这样游行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之间,以推手的名义,制造着互联网营销的传奇。

网络制造的 推手 商机

28岁的李菁是重庆女孩,2002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的广告公司工作。四年前的一天,她的邻居 隔壁的老两口半夜里突然来敲门。

原来,这老两口有一套房子空着,就找人在网上发布了一个消息,要租出去。很快,房子就找到了租客,顺利地租了出去。但没多久,新的问题就来了。因为网上的信息没有删除,天天都有人给老两口打电话,烦得他们根本无法入睡。

这天深夜,又有人给老两口打电话,来询问房屋是否出租。老两口实在没有办法,来找隔壁的李菁。他们曾听说李菁是传媒大学的,觉得她肯定懂电脑。李菁很快就联系到发信息的网站,要求对方删除了信息。老两口非常感激,还从房租里抽了100元以示感谢。

后来,可能是老两口逢人就说,又有几位同样情况的邻居找上门来请李菁帮忙。原来,很多不懂互联网的人都有相同需求。学传媒出身的李菁冒出了个想法:这里面是不是蕴藏了巨大的商机呢?

于是,李菁尝试性地在多个门户网站和论坛开了博客,讲述她的删帖故事,点击量高了以后,便不断有人来求助于她。

李菁说,她最开始的删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跟网站联系,请网站方删除;二是自己注册马甲在帖子后面发帖,说明上面帖子上的信息已经过期。久而久之她就发现,删帖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信息不再被人相信。学过新闻传播的她马上找到了解决之道:如果某个帖子删除不了,她就写更多的帖子去说那个帖子上的信息不对,用大量新的信息掩盖过期信息。

很快就有企业找到了李菁,请她帮忙掩盖过去的负面信息。李菁以网友的身份发各式各样大量正面的消息,帮助企业覆盖负面消息,宣传正面消息,引发网上众多网友的互动、讨论,让事情热起来,让有争议的话题变成 可以控制的争议 ,甚至帮助争议调整方向。就这样,李菁成了网络推手,她所坚信的 进化的舆论 也在一次次网络事件中被反复印证。

实事上,几年前在淘宝网上 混 的经历也让李菁懵懵懂懂地感觉到了网络的力量。

那时候,李菁喜欢把自己网购的东西拍成体验照片,发到自己经常出没的论坛上:面膜、衣服、美容工具,时间一长,李菁以图胜文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美眉的追捧。这一天商机来了:同一天,3个淘宝卖家邀请李菁为他们的产品发帖推广,报酬是产品免费体验。

白来的便宜背后还有更大的馅饼:发帖出来,其中两家店的当日浏览量均达到了20万人以上,最多的日交易总量达到了300多宗。凭借李菁的体验帖链接进的网店,当日产生了令老板喜出望外的销售额。于是,老板和李菁约定,每月发帖20份,以各种面貌的体验报告式发放到网络多个角落。作为回报,李菁曾经一个月收入一万元有余。

帮人删帖可以引导舆论,网上发帖也可以引导舆论。李菁乐了。

美少女总裁 包装引来3000万

招商

2008年,有位年轻女孩找到李菁,要求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包装。李菁分析后发现,这个企业最大的亮点,就在这个女孩身上。于是李菁和几位在网站和杂志工作的朋友一起,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各大论坛、网站上大量发帖介绍这位 21岁美少女总裁 ,还为她策划出版了一本书。

21岁 、 美女 、 企业家 、 总裁 、 海龟 、 传奇经历 一系列的关键词,就像为该女孩打造了一圈一圈光环。顿时,这位 美少女总裁 的传奇经历红遍了全国,成为青少年励志学习的榜样。她的企业也在这耀眼的光环下,被人们所熟知。

不久,在李菁等人的策划下,这位总裁的企业推出了连锁加盟项目,众多创业者奔着这位总裁的名气,蜂拥而至。很快,价值3000万的招商项目就成功完成。

一家视频聊天网站做了3年一直没有突破,2009年3月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李菁,李菁和他的团队对网站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很快找到了网站的几个卖点:美女、视频、聊天、赚钱等。

于是几周以后一条 某地30美女状告视频网站索要加班费 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 这看上去是一条负面新闻,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正面的。 通过对30位在其网站上提供服务的视频美女索要加班费一事,暗地里道出了网站核心业务:视频聊天,同时是美女在参与视频聊天。而关于 视频美女的加班费 问题本身就是法律争议的话题。

网络推广之后,全国40多家媒体转载报道。更出奇的是,这家网站流量一周内增加了20倍。以前找不到出路的网站老板更是欣喜若狂,无数人希望加盟该网站,做分站。就这样,4周时间,网站老板就签了12个城市的分站代理,仅加盟费就收了近50万。

良心道德是推手最大的规则

2009年,李菁回到重庆,拉起一群对互联网的新价值极富兴趣的年轻人,搭建了 字派传媒网络营销工作室 (www.zouzipai.com),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企业或者政府官员策划网络事件、实施营销网络营销。

现在月均收入10万元以上,主要业务已经脱离了对网络信息的删除和覆盖。 李菁说, 网络正在革传统营销的命,我们相信互联网会带来巨大的机会。

在李菁看来,网络营销特别是他们的网络事件营销的优势在于:一是成本低, 你在报纸上做一个版的广告得几万元钱,效果还不能确定,但这钱已经够做一次网络营销了 ;二是效果明显,传统营销的效果是无法控制的,但是网络营销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实实在在地看到效果;三是信息存储时间长,一般的营销方式转瞬即逝,但是网络的信息可以长久存在。

现在,字派传媒网络营销工作室的成员每天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感兴趣、能赚钱,而且还能给个人和企业带来重大转变的事情。他们说,每当看见一个快濒临死亡的企业起死回生,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李菁说: 百度上搜不到你的名字,新产品推出后没有人听说过,怎么办?我可以帮你。

目前,对于网络推手的看法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些网友对网络推手的评价是 无耻 ,认为 完全是收钱做事 ,有些推手的推广策划,还引起网民的反感和质疑。

面对这些问题,李菁说: 当然,对于网络推手或者说网络营销,也存在诸多争议,比如他们是否会为一些有劣迹的个人或企业在网络上 漂白 ,或者推手会不会变成打手。 李菁说,自己身处这样的争议下,会更坚持原则。 我们一直坚持两个原则。 李菁说。

她的第一个原则是:确实存在问题的企业和个人来找她,给再多的钱也不做。曾经有一个老板,三年前因为诈骗被媒体报道了,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此事的信息。他找到李菁希望通过营销覆盖以前的负面信息,还说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但李菁拒绝了。

第二个原则是:当网络打手也只做伸张正义的事情。李菁并不否认之前当过网络打手,发布了很多打击别人的内容。但是李菁说: 我们打击的都是些确实有问题,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的人或者企业。 比如,有一家企业发布了虚假广告,李菁和她的团队知道后,就发起了万人抵制活动,最后使该广告停播。

网络舆论可以产生价值,也可以覆灭价值。舆论进化有道可循,在数百例服务客户案例中,字派传媒始终强调:这种道必须顺应 网民的利益 ,回到现实也就是 有一说一 的良心和道德标准。

(张思思)

入行条件

从事网络推手首先要有基本网络知识,最好是经常在论坛上混,有一定的号召力。还要形成一个团队,因为一个推广活动一个人是无法实现的。最后,网络推广最重要的是策划新闻事件。

优秀人物

陈墨:曾捧红了芙蓉姐姐、二月丫头等。

浪兄:捧红人物天仙MM。

中山:参与贾君鹏事件。

专家点评

商界财视网副总编杨艾祥:

从 封杀王老吉 到 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从 钉子户事件 到 卖身救母 ,每一个火热的网络事件背后,利益各方在博弈,而网络推手的身影也若隐若现。随着网络力量的强势,像字派传媒李菁这样的网络推手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尽管这里面夹杂着道德、法律等种种问题。

网络推手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活,更是一个服务活,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制订完美的网络推广营销策略;二是真正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懂传统传播不一定懂互联网;三是要学会调用广大网民的力量,而不是靠一个人单干和蛮干。

炒作流程

网络推手公司接到任务 写策划方案 通过网络推手团队 在博客、论坛发布文章 引发争议进而带动更多网民参与讨论 各类媒体开始跟进 在社会中形成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