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離婚:感情中,要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張雨綺離婚:感情中,要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01-

張雨綺—那個只要一出現在屏幕之上便惹人尖叫的性感霸氣星女郎,在生活中也酷到令人拍案叫絕。

張雨綺跟袁巴元相識十天便確定戀情,相戀70天閃婚,隨後誕下了一對雙胞胎,愛情事業雙豐收,堪稱人生贏家。

可就在外人連羨慕和祝福都沒過勁的時候,張雨綺突然宣佈兩人離婚了。

單看這場婚姻,開始和結局都太過輕率,就像開了一場玩笑。逢場作戲般披上婚紗,微笑著接受所有人的祝福,在獨自品嚐真相之後,才忍無可忍持刀親手斷送了兩個人的未來。

這段感情太草率對孩子不負責是真,沒到二十四小時就宣佈離婚,夠果斷也是真。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感情裡的弱者,果斷地連頭都不回地離開一個不值得的人,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禁不住想起幾天前朋友說的話:長大之後,你才會發現,一個不珍惜你的人,會不斷觸碰你的底線。而你會因為種種錯綜複雜的原因,一再縱容,一再突破自己的底線,到最後,都不知原則是什麼。

曾經你以為那些絕對不可能的,到最後通通變成了可能。

曾經你以為那些無法容忍,到最後開始一件件忍耐。

最開始你無法忍受他不再包容你所有的任性和脾氣,到後來慢慢能夠忍受他不再愛你,直到最後,你發現生活中每天都上演著欺騙、背叛。

分開,或是維持現狀,都變成一場無奈的玩笑。

-02-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跟男朋友在一起五年時間,女孩為他付出了一切。

放棄了更好的大學,只為距離他更近一點。放棄了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就因信了他承諾的未來,跟隨他來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和人生選擇,都以他為中心。什麼叫做“自己”,她早已經拋擲腦後了。

如果說最初這一切都源自於愛,那後來,這似乎更像是一種習慣。

男生習慣了一切以自我為主,習慣性忽略女孩的感受。而女孩早已經習慣了犧牲自己去實現表面上的圓滿,習慣去迎合,去妥協,去放下自尊。

這樣卑微地愛一個人,她究竟圖什麼?

可能在她的潛意識裡,覺得那個只愛她,會疼她,為她計劃未來的人,就值得這樣去付出。

直到為他小產在家,她偶然間發現了他跟別的女孩曖昧不清。再往前翻,時間竟然這樣長,竟然也不是第一次。

一直以來,她覺得她能夠忍耐,犧牲,全憑他至死不渝的愛。如果有一天他的愛不復存在了,她也一定會毫不留戀地轉頭離開。

可事到臨頭,她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憤怒,發狂,斬斷一切轉身離開。

他道歉,她流淚,然後相信一個人會痛改前非,然後緘口沉默相安無事繼續生活。

不久前再遇見她,她似乎已經不是原來的她了。不再是那個敢為了誰再去付出全部的人了。

這些年,她又聽過無數謊言,從痛苦變得麻木,再到對一切都變得冷漠。

用一顆這樣的心,連自己都難以守護,還能再去喜歡誰?完全喪失自我,依附於他而活,就變得更加難以抽離、無法獨立。

在你為了對方變得不獨立的一開始,就走上了失去自我的不歸路。你不斷用實際行動告訴他,你會無下限去迎合,他就會無底線地嘗試觸碰危險的邊緣。

你都不愛自己,他怎麼可能愛你?

當你喪失自我的那一刻起,也失去了被愛的資本。

-03-

在任何一段感情中,都要保持隨時離開的底氣。

我們都很難做到果斷捨棄,即使已經愛的不怎麼快樂。在離開的那個瞬間,更多的不是與對方糾纏,而是掙扎在自己理性與感性的邊緣,一方面告訴自己不要再繼續,另一方面又捨不得推翻整個世界,從頭來過。

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女人,要保持隨時出軌的資本”。

即使生活艱辛,被磨得沒有了往日清純可愛的模樣,也一定要擁有獨特的魅力。

這樣,在一起或是分開,才會擁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迫於無奈。

而他才會隨時保持一種危機感:你並沒有失去被人喜歡的資本,他也沒有完完全全擁有你。如果你想,還是可以隨時離開。如果他不珍惜,你依然擁有選擇的主動權。

人一旦生活在危機裡,一定會發動動物本能守護好心愛的人,時刻提醒自己有多愛你。

然後在他的愛裡,才能好好呵護一顆永恆溫熱的心。

正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才會羨慕。陷入感情,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忘我,恨不得付出全部,然後默默等待真心的回應。一旦對方要離開,又難過得好像被整個世界吞沒,難以放過。

敢愛敢恨,直來直往,在生活中一定是哭得最大聲,但也是笑得最甜的人。

敢離開的人就一定擁有一顆敢愛的心。她永遠知道她要的是什麼,就會追著那個方向,不斷前行。

這樣的人,選擇在一起或是分開都瀟灑得讓人嫉妒。

我們終究都會愛上一個永遠不願分開的人,但切記,永遠不要喪失隨時離開的底氣,獨立的能力,和被愛的資本。

取悅自己,永遠要比取悅他人重要得多。

就像張雨綺所說:“誰的人生沒有幾個大坑呢?跨過去,就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