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詩意旅遊第三站,咸陽。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為什麼是咸陽?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首都。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的由來,咸陽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從南邊流過,高聳的嵕山立在北方,山南水北皆是陽,故稱咸陽。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咸陽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代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從這裡發出一道道影響中國幾千年的政令,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郡縣制的開始;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匈奴。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千古第一都,強盛的大秦帝國修建這座宏偉壯麗的都城,被西楚霸王項羽一把大火,可憐焦土。強大的秦朝開拓了太多的歷史先河,奠定了多民族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在春秋戰國時代,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亙古不變的道理,秦朝推行統一的變法改革,修築萬里長城、修建阿房宮等勞民傷財的暴政更激怒了亡國六國貴族後代。易水之濱的燕太子單,壯士一去,魂斷咸陽秦王宮殿的荊軻。初唐的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一首《易水送別》,把我們帶到那個金戈鐵馬的戰爭年代。“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秦末農民起義,孟姜女哭長城、先入關中為王,無不都是奔著咸陽而來。咸陽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幾千年來歷代文人墨客更是紛至沓來,舒暢情感,借古諷今感傷,給古老的咸陽留下不朽的詩篇。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溫庭筠的《咸陽值雨》 “咸陽橋上雨如懸, 萬點空濛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 曉雲將入岳陽天。”把時空轉換到大秦的咸陽,工人們正在修建“阿房宮”,“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杜牧站在咸陽城頭作《阿房宮賦》時,一語點中時弊“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中國自秦二世開始的朝代更迭不正是最好的驗證麼!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發生的故事太多了,孟姜女送寒衣哭倒到長城,公子扶蘇的自殺讓始皇帝的美夢被劉項用焚書坑的灰燼澆滅。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一定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然怎麼會成為西漢王朝的皇家專用墓地。古老的帝陵下歷史風雲人物在變幻時空,秦始皇、項羽、劉邦等歷史梟雄隨著那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歷史的煙雲散去。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如今,我們來到咸陽去品讀人文歷史,感悟幾千年的古老城池還有那一個個歷史遺蹟以及悽慘悲涼的故事傳說。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在旅遊者中經常是被忽略的,咸陽被臨近的西安搶了風頭,更趕不上南京,北京、洛陽等幾大古都。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旅遊我們主要是瞭解歷史,重溫千百年來咸陽的一磚一瓦見證的歷史變遷。透過質樸的老秦人,午後回憶重溫大秦帝國。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咸陽旅遊景點推薦: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夫妻皇帝陵墓,這裡埋葬著唐王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周朝的武則天。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大佛寺,世界文化遺產,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太宗李世民修建,為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所建, 原名慶壽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是中原文化鼎盛時期唐代都城長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其周圍有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蟬等陪葬墓20多座,星羅棋佈,蔚為壯觀。茂陵是西漢武帝的陵墓,規模宏偉,是西漢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馬嵬驛,提起馬嵬坡,使人聯想起“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峨眉馬前死”的楊貴妃玉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一堆黃土留在興平馬嵬坡。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楊貴妃墓,陵園小巧玲瓏,進門正面是一座三間仿古式獻殿,穿越獻殿就是墓冢,佔地約一公畝,高約三米,墓家冢以青磚包砌。在墓東、西、北三面有迴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歷史名人的遊記和題詠。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去咸陽旅遊我們一定先了解一下咸陽的人文歷史故事,不然到了咸陽,沒有文化歷史的襯托會讓你失望的。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最後一起來學習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結束我們咸陽的詩詞歷史文化之旅。

詩意旅遊第三站千古第一都咸陽,兩朝帝王合葬陵,馬嵬坡前楊貴妃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