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每當有人問柴柴會不會開車時,柴柴都會心生猶豫,然後謹慎地回答,

“駕照我倒是有……”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這個心虛的回答暴露了一個尷尬的事實:如果按照拿駕照的年份算,那我應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司機”;但如果從開車的穩定性上看,那我只能算是一位典型的“小白”。

這是因為柴柴我比較笨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我開車時總會遇到一個難題:

對路況不熟!

我開車必須依靠導航,但由於手機導航更方便,所以在開車過程中難免分神,手機、儀表盤、路況、行人、紅綠燈…各種信息手忙腳亂照顧不過來。

如果再碰上臨時改變目的地、或者要去加油站等......那簡直就是噩夢一場了。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那這個問題,能通過科技手段解決嗎?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柴柴在電視前觀看了湖南衛視的《我是未來》節目,其中展示的利用AR技術(也就是“增強現實”)戰勝30年駕齡老司機的片段讓人驚訝不已。

直接看圖: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這張圖上的東西,叫做

“AR輔助駕駛”。與傳統汽車儀表盤不同的是,配有AR輔助駕駛的汽車儀表盤左右兩側,顯示車速等車輛信息,而畫面主體,則是實時路況和導航信息的融合。

這就是AR的含義所在了:虛擬的儀表盤和導航,與真實路況在同一塊屏上顯示,虛實融合,一眼就能獲取開車時所需的各項信息,尤其是導航信息。

這套來自斑馬網絡的解決方案叫做“AR輔助駕駛”,也並不僅僅是看起來比較炫酷,而是有著更實際的作用:安全和智能。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先說安全。在傳統的駕駛場景下,駕駛員通過中控和儀表盤獲取信息的時間,分別是1秒和0.3秒。這一時間看似很短,但卻會干擾駕駛員的注意力,往往會引發事故。

這還是技術穩定的駕駛員在普通場景下的信息獲取時間,對於我這種小白司機來說,看各種信息的時間恐怕更長…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如果再用手機導航,或者想找個餐館什麼的,那就更危險了。

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上掛出過一份數據:使用手機的駕駛員,比不用手機的駕駛員,發生車禍的風險要高4倍。

(http://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road-traffic-injuries)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我是老司機,開車瞄一眼手機,找個餐館,肯定沒事的!”

怎麼說呢…人都有一種很常見心理偏差機制,叫“達克效應”

意思是說,我們總會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雖然別人開車看手機可能會出事,但是我的話就沒問題!”

不過從統計信息上來看,其實…我們並不比別人高到哪裡去…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而在AR輔助駕駛中,各項信息都融合在一屏中,獲取信息的時間可以被壓縮到0.2秒,這就大大降低了分神的時間,當然能提升開車的安全係數。

順帶一提,其實提升信息獲取效率這件事,也不光是斑馬在做,軍事界也有同樣的需求。

比如包括F35在內的一些戰鬥機,就採取了HUD——也就是“平視顯示器”——的內部設計,目的就在於讓飛行員在戰鬥時,能夠一眼掌握敵方目標和戰鬥機的各項信息,不必分神。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除了更快地獲取信息以外,AR輔助駕駛還能提供更為直觀的導航體驗

在《我是未來》節目中,節目組真的叫了明星王博文(跟柴柴一樣是個小白司機_(:з」∠)_),開著搭載AR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在上海街頭兜了90分鐘~

從這一實際的駕駛過程中,我們就能看到AR輔助駕駛的“直觀”所在: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識別車道,渲染轉向標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智能識別前方電動車

從這幾個畫面中可以看出來,AR輔助駕駛可以智能識別路上的分道線、紅綠燈、轉向標、人行道、電動車等一系列重要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在畫面上進行

增強渲染——

你沒注意到前面的小電動車?我給你用紅色框框標出來,你總能看到了吧!

更實用的是,AR輔助駕駛直接把導航信息也融合到了實景圖像中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直接將導航信息融入實景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環島多個路口的導航畫面

在面對多個出口的複雜路況時,比起“駛入環島,從右側第4個出口駛出”的語音提示,這種直接在畫面上標出路線的導航方式不知道要直觀多少倍!

要是這項技術早點落地,我也不至於三天兩頭在高架上迷路了吧….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話說回來,要實現這種體驗,從技術層面來說難度是很高的。

就比如說在路口左轉吧,那就至少需要獲取導航路線信息、紅綠燈信息和車道信息。而為了讓“左轉”的導航標誌以直觀的形式融合到實景畫面中,至少還需要獲取車輛的位置和姿態等信息

同時,這些信息還要與雲端路況信息結合,經過一套複雜的算法,才能呈現到駕駛員面前,這背後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據說斑馬網絡組建了超過百人的研發團隊,花了兩年多時間,才終於將這一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應用於量產車。

當然,技術強的公司也有不少。Google,蘋果,特斯拉,包括國內的很多巨頭,當然毫無疑問都具有極強的技術實力。這些公司同樣瞄準了汽車及出行,大力投入自動駕駛。

跟它們相比,斑馬的優勢在於通過對用戶體驗的理解,給技術找到了一個精準的應用場景:

至少在目前,AR技術、自動駕駛、互聯網汽車,都還是飄在空中的名詞,經常是概念先行,產品及研發還沒到位,或者由於產品成本問題居高不下暫時無法落地。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斑馬規避了對硬件和高成本的依賴,用算法(自研虛實融合算法)把前沿技術進行落地和量產,通過AR輔助+人工操作的方式,在當下給駕駛者帶來了安全的實用體驗。

最後,除了虛實結合的超直觀導航體驗外,AR輔助駕駛的另一大“智能”之處,在於它幫助你的愛車從一臺交通工具向“出行夥伴”轉變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記得之前說,要在開車的時候從路邊找個餐館,或者加個油嗎?在斑馬智行的出行生態中,你根本用不著拿手機、看導航。

斑馬能提供的,不光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套基於AliOS的智能車載操作系統,可以跟不同的互聯網及出行生態結合。

比如跟阿里生態結合後,就會涉及到地圖、雲計算、加油、停車、高速繳費、餐飲等一系列領域,這就意味著:

根據你的日常口味,斑馬可以自動為你推薦餐館,你只要說一聲就可以自動導航;

根據你的消費習慣,斑馬可以自動規劃路線,讓你在到達目的地的同時還能順路買上兩杯咖啡;

當汽車把你導航到加油站時,你不用下車,就可以進行自動支付;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也就是說,這套技術可以將汽車和互聯網完整地結合起來,所以,這才叫“出行夥伴”嘛。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最後要說一下的是,斑馬的生態是開放的,可以提供給所有車廠使用。這無論對於汽車行業還是其他領域,都是一次全新的商業機會。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至於有哪些商業機會?看一下Google地圖的AR導航界面就可以大概理解一下了:

如何讓開車變簡單?AR技術或許是個答案

Google AR導航顯然能在街景店鋪的顯示中找到商機

對了,在不久的將來,AR輔助駕駛所獲取的大量數據,還可以給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所用。到了自動駕駛完全實現的那一天,我也就徹底不需要擔心開車技術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