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养鱼老道认为,失漂症不可能是家养观赏鱼的专利,生存在野外的鱼儿也会有失漂现象发生,但是可能发生的概率要比家庭养殖的观赏鱼低很多。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鱼鳔的主要作用: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一、鱼鳔的主要作用就是掌握鱼儿在水中的升降问题,人造的潜水艇的升降就是依据此原理。

当鱼儿下潜时鱼鳔肌会收缩,排除空气使内部空间变小,气压就会变大,用以抵消水压的作用,反之鱼儿则会上升。

二、鱼鳔使鱼儿的腹腔内产生足够的空间,有助于保护其内脏器官,从而避免了因为水压过大内脏器官受损。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三、鱼儿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

观赏鱼失漂,大多数是由于水温突降,鱼儿受到猛烈刺激,或者过于肥胖压缩到鱼鳔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的,所以鱼儿也就保持不住了身体平衡而发生失漂现象,象发头类的金鱼,由于身体比例失调也有可能失漂。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特别是长期的投喂过量鱼饲料的鱼儿,其发生失漂的现象绝对会比野外的鱼儿高很多,这也是家庭喂养观赏鱼失漂的最大原因,野外的鱼儿大部分吃的是活食,消化也好,它们也知道饥饱,而生存在鱼缸里的观赏鱼它们的所有权利都控制在主人的手上,如果饲养不精心就很容易犯病。

再一个就是严重的温差所致,水温突然的大幅度降低,也是导致观赏鱼失漂的另一大原因,这个现象在野外也很少见,因为它们可以自行选择自己适合的温度水域。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在实际操作中,我还发现了另外的几种疾病导致的鱼儿失漂,比如鱼儿肠炎腹水,鱼儿就会间接地发生失漂现象,这种情况下我们主治肠炎就好了。

有的时候鱼儿的肚子里面生绦虫了,也有可能导致失漂,我们通过下肠虫清,把虫子打出来之后,鱼儿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鱼儿的鱼鳔病变,比如鱼鳔发炎了也可以称之为鳔囊炎,通过调理水质下消炎药也有可能治好。

那么在自然界中的鱼儿,也极有可能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导致肠炎腹水,或者肚子里有虫或者是过于肥胖,由于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它们也极有可能失漂现象,只是我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罢了。

家养的观赏鱼失漂现象会比野外生存的鱼儿多吗?

所以说失漂症状不是家养观赏鱼的专利,但是却是在家养观赏鱼身上高发,而且有的时候一旦鱼鳔发生病变,可能根本就治不好,特别是因为鱼食投喂不当、水温大幅度突降等原因造成的鱼鳔损伤更难治疗,我们要从水质、水温和投喂上去仔细对待才好。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