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风暴来袭:不创新,就消失

说到英特尔,不知道大家脑海里底一个出现的词是不是存储器呢?

就如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葛洛夫曾说过的:“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如今要大家放弃等同于我们的身份,怎么可能?要让英特尔成为一家没有存储器业务的公司,怎么可能?”

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也曾在自己的《创造性破坏》中以英特尔为例讲述了创造性破坏的重要性。

破坏风暴来袭:不创新,就消失

破坏风暴来袭:不创新,就消失

理查德·福斯特

Richard Foster

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耶鲁创业学院教授

麦肯锡荣休董事、高级合伙人

英特尔的自我破坏

相信没什么会比关闭一个部门、公司或者是解雇大批员工更令人紧张的了。就连英特尔都经历过创造性破坏带来的情绪“狂飙运动”。

DRAM曾经是英特尔的“传家之宝”。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大型的日本DRAM制造商纷纷挟带大量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到了1983年,整个市场已经供给过剩。

1984年夏季,DRAM的价格下跌了40%之多。

1984年的秋天,持续衰退的DRAM业务已经让英特尔损失惨重。

1985年,葛洛夫在视察美国制造厂时和员工宣布将停产DRAM。

葛洛夫回忆道:

随着大家的争辩越来越激烈,我们所损失的钱也越来越多。这真是残酷无情游令人沮丧的一年。在这段时间,我们拼命努力地做,但却一点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好转。我们徘徊在死亡的谷底而不知所措。

在英特尔的员工心中,DRAM的角色早已根深蒂固,因此,两位高级领导人葛洛夫和摩尔所进行的行动也是漫长而痛苦的。

这是企业文化枷锁,也是葛洛夫后来所称的“战略转折点”。因此,葛洛夫和摩尔不但要斩断存储器业务,更必须把这个长久以来保护英特尔、使英特尔鼓励与现实之外的“双教条”彻底破除。

正面的破坏

面对这些以市场步伐或速度所展开的破坏,企业管理者该如何反应,人们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压力呢?

福斯特认为,对管理者而言,至少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1、要能事先对风险审慎思考,对结果仔细评估,并备妥“撤退计划”,这就好比是住在海边的人面对即将来临的台风会采取的措施。

2、学习并扩展自己的技术,以便公司或部门危机降临时,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只靠着一招半式,风险已经很高了,未来的风险势必更是有增无减。

3、即使工作泡汤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所拥有的机会都是无穷的。在硅谷、纽约曼哈顿区的“硅巷”或波士顿,每个人总是一直在改变自己的位置。

破坏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它是市场里相当真实的一面,是市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因此,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企业能否意识到破坏的重要性,并将它作为企业管理正常的一部分。

破坏的三个层次

福斯特教授指出:“破坏就跟创新一样,分为续增式破坏、实质式破坏以及变形式破坏三种。”

续增式破坏和续增式创新一样,都可以通过组织内的一线员工加以执行,并且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日夜进行。

对于续增式破坏,几乎所有的公司某种形式上都会经历。但这并不会对企业的基本心智造成挑战,反倒是对于改善企业日常经营十分重要。

不管是某些流程的改变还是某些区域公司或分公司的关闭,这些改变都具有实质性的重大意义。

实质式破坏却不是可以由一线员工独立完成的决策了,它必须要有资深管理层的深度介入才能成功执行。

然而,这些资深管理层却并不怎么乐意去执行。但即便如此,当较先进的系统开始逐步取代老化的系统时,实质式破坏就会成为必要的法宝。

与续增式破坏不同的是,这样的取代通常会改变企业的心智模式,因此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变形式破坏无疑是最接近“创造性破坏风暴”的一个。它会把整个企业完全被替代的画面加以具象化,无法回头地改变企业所走的道路。

变形式破坏所造成的改变是无法恢复的,它和实质式破坏全然不同,过程也更为持久。

破坏风暴来袭:不创新,就消失

无论是哪种破坏,对企业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繁文缛节的增加,企业所受到的束缚也越来越多。只有打破这些规则,破坏这一切,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