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林雨峯之死背後所暗藏的深意

《天道》中林雨峰之死背後所暗藏的深意

天道中樂聖公司的老闆林雨峰在對格律詩公司的訴訟敗訴後,選擇了偽裝成車禍自殺。作者在設計這一情節的時候,在之前做過鋪墊,對林雨峰的性格有側面的交待,比如樂聖公司的廣告語是“進攻,進攻,進攻”。這代表了樂聖公司的市場競爭策略,當然也說明了身為樂聖公司老闆林雨峰的性格里有很剛烈的成分。在歐陽雪和馮世明去樂聖公司和解的媒體會上,林雨峰也當著媒體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官司輸了就跳樓。從而使這一情節顯得更有合理性。

但是在現實中,畢竟是在商言商,我們可能見過有破產絕望而跳樓的商人,但沒有聽說過哪個商人會為了名譽去自殺。況且當時即使敗訴,也並不是就到了絕境,還可以選擇和王廟村合作,讓王廟村作為樂聖的生產基地。那麼作者為什麼一定要讓林雨峰自殺而死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劇中的兩段談話中找到答案。第一段談話是林雨峰在丁元英家裡兩個人之間的談話:林雨峰輕蔑地問:“殺富濟貧,真能救了貧嗎?”丁元英說:“不能。”林雨峰追問道:“說說,怎麼個不能?”丁元英平靜而淡漠地說:“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嚥,是覺悟。格律詩的扶貧是不治之治,說扶說救都是虛妄,賴著痞性胡說,充其量也是個現代版的灰姑娘,跟你們樂聖化點緣而已。

第二段談話是在五臺山寺廟中的石欄杆邊,韓楚風說的:“扶貧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個層面。一、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實惠、破格,是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點東西不足以緣起主題,大智大愛,是為英雄文化。” 韓楚風笑了笑,說:“一招殺富濟貧引出得救之道的討論,罵的是你,疼的卻是傳統觀念。一年多不見你怎麼有了這麼高的境界?”丁元英擺擺手說:“哪裡是境界,我還沒衝動到為了讓輿論濺幾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種罵名。當‘得救之道’的討論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給小丹的禮物。

丁元英所要的當然是第三種結果:就是要緣起主題,廣泛引起社會的對‘得救之道’的討論。什麼是大智大愛?這個大愛不止侷限於王廟村,而是所有受弱勢文化影響的人。得救之道是覺悟,是對弱勢文化屬性的爭論和反思。而為了達到引起社會更廣泛關注的目的,樂聖公司就成了要打碎的東西。但是作者希望這種討論不限於劇中也能延伸到現實之中,而林雨峰的死無疑更加放大了引起社會更廣泛關注效果。林雨峰的死也可以引起讀者的內心的震動,引起讀者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