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藝術在抽象什麼

曾經有人調侃,說抽象畫分兩種,一種是不好看的,另一種是好看但不知所云的。這裡引用貢布里希的一段話來做個比喻:

“假如你去看電影,發現影片已經開演,往往就難以理解銀幕上的人為什麼如此激動,為什麼互相射擊乃至互相開戰。如果可以,你寧願等下一場,那時可以從頭看起,以便理解全劇。如果不行,你可能會找一位友善的鄰座,讓他說明前面發生了什麼,你所看到的情景表示什麼。任何一位歷史學家都想成為這樣的友善鄰座。”

抽象藝術在抽象什麼

歷史想象力

首先為大家引入一個概念,叫“歷史想象力”,就是說,在欣賞任何形式的藝術時,都應當先帶入到它所誕生的那個年代,放在那樣一個時代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去欣賞,這是做到對藝術充分理解、充分欣賞的一個重要前提。

抽象藝術在抽象什麼

質疑與矛盾

對於抽象藝術,社會的質疑、甚至藝術界內部的質疑都沒有停止過,前些年馮小剛畫了一幅抽象畫,結果也拍出了1700萬,有人揶揄說周杰倫要是也畫一幅估計也是妥妥的賣到這個價格。似乎作畫者的名氣比作品本身的價值更重要,這是諸多質疑中最鮮明的一條。

當然,質疑之聲也不止於此,抽象藝術給人以入行門檻很低的印象,這多少使得人們一直帶著“離經叛道”的有色眼鏡觀察著抽象藝術。

言歸正傳,大眾對抽象藝術一邊質疑牴觸,一邊追逐推崇,這種看似完全對立的矛盾現象,其實有著非常合乎邏輯的必然性。

  • 必然性一:止於技

其實,從莫奈、梵高那一代的印象派畫家開始,稍微有些遠見的都已經意識到,人類在繪畫技巧上的探索其實已經接近極限了,再往後的藝術發展,必然是充滿“形式感”的創新,而就今天來看,過去200年來的形式創新都是一個往復循環的過程,這個過程甚至從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開始,只不過沒有現代這樣快速的顛覆。

特別是19世紀20年代開始照相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更是加速了畫家、雕塑家們的自我革新。

抽象藝術在抽象什麼

  • 必然性二:信息不對稱

藝術品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商品,因為影響其價值的關鍵信息完全不依附於它的外在屬性,這就帶來接觸過程中一種不友好的體驗。

這裡特別要以我國作為例子。因為我們的文明起始於小農的精耕細作,所以一直奉行“商品價格基於製造成本”的概念,但現代商品價值是建立在金融與精算的估值體系下的。就好比一部iPhone成本只有1200,卻可以定價5千是一個道理,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在創新中所付出的心血是物料成本不能反映的。

藝術品也是如此,但與工業產物的不同之處在於,確實存在譁眾取寵的一類產物,但對此進行甄別就大部分人,乃至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都頗為困難。

  • 必然性三:政治正確

大家都用過優惠券,優惠券的背面一般都會有這樣一句話:“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當代藝術,特別是抽象藝術的“最終解釋權”尤為如此。比如歐洲藝術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是完全瞧不上美國的現代藝術的,藝評家格林伯格在以波洛克為代表的藝評中提出了行動畫派以及滴畫的概念,並稱這種畫畫的方式才是最純粹的,以此來抗衡歐洲藝術史論界的指摘:我們美國藝術史是很短暫,但是你們瞧,我們才是最接近畫畫本質的,時代變了啊。

然而波洛克本人是這麼說的:

其實我在畫畫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我要畫什麼,我的畫畫過程完全無意識,只有畫完後,我才知道自己畫了什麼。

——波洛克

當然,在格林伯格提出他的一套空中樓閣的理論後,波洛克在後來的創作中也及時跟進,變得越來越“行動派”了。

抽象藝術在抽象什麼

存在即是合理

編者並非是在一味批駁抽象藝術,可以說,編者的態度是既不捧也不貶,只基於事實陳述,其它的皆由讀者自己評判。

任何事物都要追尋自己的生存空間,這種概念絕不僅限於生命體。傳統藝術,特別是繪畫和雕塑等靜態作品,在走到一個節點後必然要尋求新的突破口。抽象藝術被視作對人類所有藝術的反叛,這本身就是一種站在十字路口的思考,甚至有一種論調認為,攝影的出現非但不是對傳統繪畫的壓迫,反而是將其從傳統中徹底解放了出來。

一個完全有賴於人類自身想象力的產物具有極強的偶然性,旨在打破一切常理的抽象藝術,本身就不能用傳統的常識去解讀,畢竟,就連藝術都不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原則而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