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爲什麼

關注



對於上大學的途徑,很多人都以為是隻有高考這一種方法,但是其實上大學的途徑是可以多達18種之多的,像農村單招、藝術招生、高水平藝術團招生、體育單招和高水平運動員等都是上大學的方式,只是因為招收比例和要求比較嚴格,所以普通學生很難應用得到。但是像單招、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可以說是除高考外,大家在生活中比較的常聽到,比較常應用到的方式。那麼今天可能涉及到的就是“單招”

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為什麼


那麼“一個班級總共50多人,其中有40多人都選擇單招這條路,佔比高達80%以上,最終只有17人參加高考”,這究竟代表著什麼,又是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為什麼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單招”的全稱應該是 - 高職單獨招生,其主要的目標院校都是屬於高專和高職類院校,它的招生考試所涉及到的科目設置、試題、考試、評卷和麵試錄取這些環節,全部都是由目標院校自己擬定,具有很強的自主決定性。單招最大的亮點或者說優勢,就是考試通過的同學可以不參加統招(也就是高考)直接進入被錄取大學學習,在待遇和權利方面,和統招進來的學生一樣(畢業證和培養方式無異)

造成大規模的選擇的單招,其背後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NO.1 班級學生總體學習素質處於較低水平

前面也說到過,單招的目標院校都是屬於高職高專類,選擇單招可能首先就已經放棄了上本科的希望,在現實狀況中,選擇單招的學生95%都是屬於學習成績很差的那類,參考標準為“如果參加高考很可能大專都比較吃力,成績在200左右的水平”。一個班級裡面有大規模出現走單招的情況,我想這個班級必然是一個“普通班”,重點班是不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的,而且所在學校也一定不會是生源質量很高的學校,可能是那種鄉鎮高中,生源質量比較差,學校為了讓這些學生能夠有一個上大學的機會,同時也為了提高自己的升學率,對於單招這條路還是比較鼓勵的,所以很多的單招宣講會都是會佈置在這類高中,生源好的高中是不會有單招宣講會的。

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為什麼


NO.2 單招對於成績較差的同學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類學生的學習成績大概在200分左右,如果錯過單招這個機會,強行參加統招考試,以目前的成績很可能會上不了大學,即便是有錄取的院校很可能也是民辦專科高職類院校,是很不值得的。

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為什麼


單招可以說是高考的另外一種形式,一旦錄取,享受到的權利和待遇是統招進來的學生一樣,都是全日制大專學歷。再者單招被錄取的幾率遠高於統招,因為它的人群主要是成績水平較低的學生,同時在命題上具有自主權,所以試題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只要智商不低,都是可以通過的。而且在名額上也是相對充裕,很多的院校更是直接取消筆試環節,保留面試環節。單招也具有很大的選擇空間,單招一旦被錄取,學生的個人檔案就被移交到目標院校,可以不必參加高考。但是在被單招錄取的前提下,對目標院校不滿意或者是其他原因,也可以申請退檔,然後選擇高考。所以學生的選擇權是比較自由的,相當於是參加了兩次的高考。

NO.3 通過單招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時間安排空間

學生如果通過單招考試,是可以直接不參加高考的,可以安靜的在家等候錄取通知書的到來。這麼單招的考試時間大概是在每年的1月-2月份,考試成績大概會在一個星期內公佈,考上就等於高中畢業。這麼在這期間你能夠獲得將近6個月的時間,可以用來考一個駕照,或者是兼職賺學費等。在另一方面,這類成績較差的學生通過單招後,大部分也會不在學校進行學習,一定程度上對於剩下來參加高考的同學在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上是有幫助的。

臨近高考,班裡留下了17人,其實四十來人都走了單招,這是為什麼


那麼接下來回答的題主在問題簡述中提出的第二個疑問:“通過單招會在畢業時就業有幫助?”

當然不是這樣的,倘若是會在就業有更大的幫助,豈不是人人都放棄高考選擇單招?,對於就業這件事,更多的是在考驗個人的能力,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大,這裡無法統一給出答案和標準。僅針對學校、學歷效力和專業來看。

首先單招的目標院校都是高專和高職類院校,而且以新建的高職大專為主,一些老牌資深能力強的較少,普遍都是比較一般的高職大專,畢業即獲得全日制大專學歷。在當今本科生都比較氾濫的環境下,一紙專科文憑能夠帶來多大的競爭力,我想是比較有限的,至少在就業上不會起到很明顯的加分作用。再者進行單招的專業大部分都是屬於新開專業、較冷門,往年招生情況較差的專業,所以在專業實用性和競爭力是比較弱的。當然單招也是存在不錯的專業,只是在總體上的佔比較小,同時單招熱門專業在競爭上也會比較激烈,難度也會上升。

所以對於單招來說,先不論個人能力的差異,在學歷文憑上的含金量是比較低的,不存在選擇單招對於就業更好的說法,都是大專學歷,總體上競爭優勢還是比較差的。單招更多的是為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提供上大學的機會。

選擇單招的學生95%都是成績較差的,當一個班級出現大量走單招的學生(例如題主描述的這種),只能說班級整體素質較差,學校生源質量處於劣勢。但是話說回來,單招對於那些成績差的學生不失為一個“福音”,提供一個上大學的機會,還是可以的。但是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對於學校和專業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