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讓民族團結紮牢根

青海新聞網訊

在祁連縣新城區文化廣場東北角,有一盞由五個可愛“石榴”組成的石榴花燈,花燈背後的拱門上鑲嵌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十六個字,像這樣以民族團結為內容的宣傳製作品有很多,走在祁連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祁連縣有“青海北大門”之稱,轄4鄉3鎮45個行政村,有漢、藏、回、蒙古、撒拉、裕固等16個民族,全縣總人口52000多人,少數民族佔比達80.66%。為確保民族地區持久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繁榮發展,有效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各族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齊心協力共築美好祁連“中國夢”。祁連縣按照省、州相關決策部署,於2013年8月正式啟動民族團結示範縣創建活動,並於2015年底順利通過國家考核驗收。2016年起,根據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第二步”戰略,全面啟動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五年再提升”創建活動。目前,參與創建的單位有164家,其中鄉鎮7個,村、社區48個,機關單位38家,軍警部隊3家,學校13所,宗教寺院36座,省州駐縣單位14家,規模企業3家,市場2家,創建達標率均為100%。

民族團結之花開滿校園

“從東邊的門源至南面的剛察、海西,再由西南天峻至北邊的民樂縣,在它們之間坐落的是一座古老小城,就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孕育著不同民族的孩子。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們用不同的語言,編織對這小城的祝願,共同延續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史,他們用熱情和才華,抒發著對生活的嚮往,他們用歌聲和舞步書寫著心中那抑制不住的喜悅,他們用熱情好客的態度去詮釋民族友愛的真諦。在這片土地上,匯聚著各民族的希望和那熾熱的愛國心。各民族共同連成一條根,各民族共同煉成一爐鋼。各民族將心連在一起,彼此深愛……”這是祁連縣去年7月開展的全縣幹部職工和中小學“民族團結在我心中”徵文比賽中的一篇優秀作品,作者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三高級中學高一(3)班的馬雅婷。從這篇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們深知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近年來,祁連縣各中小學以文化進校園活動為載體,加快民族特色教育發展,開展了各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良好氛圍。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增強了師生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認同感及維護民族團結的責任感。在日常教學中有機滲透民族團結教育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開設民族團結課。通過教材的講授和閱讀,讓學生從中瞭解國情、省情及縣情,培養愛國熱情,從小在心靈上塑造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祁連縣第一完全小學則開展“民族團結手抄報”“民族團結繪畫”及小手拉大手等親子活動,讓學生和家長更深地認知民族團結的重要性,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營造全民參與民族團結創建的良好氛圍。祁連縣民族中學積極將各項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機融入到工作中,在廣大師生中積極開展“九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其中“讚美民族團結、讚美幸福生活”為主題的徵文比賽,要求學生與家庭成員共同討論、共同制定一個創建和諧團結之家的家庭計劃或家庭公約,倡導學生嘗試一次到不同民族學生家住一住,感受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以民族團結為主題,在學生中開展“唱一支紅歌,傳誦一首詩詞,繪製一幅圖畫”活動。

祁連縣民族團結創建辦主任楊文壽說:“學校通過各種民族團結宣傳教育,讓學生們能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哪一個民族都缺一不可。學生們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加深瞭解,認識到各民族之間應平等對待,和諧相處。尊重民族、團結民族的意識在他們心底紮根。”

紮實、深入推進民族團結創建工作

近年來,祁連縣按照黨和國家的民族方針、政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著力幸福、和諧、美麗“三個家園”建設,全面落實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特別是堅定“從人口小省向民族團結進步大省轉變”,認真履行黨委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大主體責任,不斷創新舉措,狠抓落實,有力鞏固、提升了示範縣創建成果。

據祁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有全介紹,祁連縣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完善創建機制,開創了齊抓共管的新局面。將日常宣傳教育、幹部隊伍建設、社會綜合治理、聯繫服務群眾、生態環保、扶貧攻堅等融為一體。縣目標辦每年與各鄉鎮黨委、縣直機關部門單位簽訂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在內的年度目標責任書,要求各單位根據責任清單認領各自目標任務,年終進行綜合考核。全縣上下堅持創建工作“一盤棋”思想,定期召開創建工作聯席會議,齊抓共管、相互協調、依法治理、共同推進、率先垂範,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開創了祁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

“自祁連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五年再提升’創建工作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納入全縣‘四項重大任務’和‘五個主題責任’之中,與黨建、意識形態、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同部署、同督察、同考核,有力提升了各地區、部門、單位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視力度。”周有全說。

據瞭解,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五年再提升”創建工作中,祁連縣各鄉鎮、部門、單位在借鑑示範縣創建工作經驗基礎上,大膽創新,努力提升服務群眾能力,使創建工作更接地氣,更具活力。其中,鄉鎮零距離“大走訪” “千戶連心檔案” “愛心彩虹橋+APP手機村務通” “民族團結一家親” “五送五同” “六進六創”等特色亮點活動,在聯繫服務群眾、發現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管理等方面切實發揮了重大作用,鞏固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的成果,夯實了“五年再提升”的基礎。

亮點紛呈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形成強大合力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一項長期、持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保持地區、部門、行業之間的密切協作,才能凝聚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強大合力。

祁連縣近年來以開展“衛生城鎮”“美德鄉村”“美德社區”創建活動和“五好五優”宗教寺院、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五星級文明戶”“最美祁連人”等評選活動為支撐,在全縣範圍大力培育選樹先進典型併發揮其表率、標杆作用,使各族群眾的民族團結進步意識和鄉村整體文明程度得到了明顯提升。

通過大力爭取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唐卡製作、藏繡、掐絲工藝等民族文化產業呈良性發展, “郭米則柔” “阿柔逗曲”等非遺精品有效保護和傳承,《天境祁連》大型民族歌舞劇和豐富多彩的廣場民族文化活動高潮迭起,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更加凸顯。文化的繁榮發展,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周有全說,祁連在創建工作中非常注重方式方法,特別是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通過支部聯建、軍企共建、行業同建、異地援建,把創建工作與黨建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全面推進,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脫貧等方面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合力,農牧區“造血”“輸血”功能明顯提升,內生驅動力顯著增強,創建“九進”活動更符合縣情、更貼近實際、更融入群眾。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從阿柔大寺到“最美祁連人”元旦才項家,從“東方瑞士”的縣城八寶鎮到高寒極地八一冰川,從野牛溝鄉的草原風情節會場到第一小學的民族團結教育課堂,不論是在鄉鎮、學校、機關、社區、宗教寺院,還是大街小巷、草原深處,處處都能感受到和諧和美的氛圍。在“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旋律下,祁連各族人民團結奮進,開拓創新,不斷釋放強大的正能量,引領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健康、快速的軌道挺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