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振興 惠澤城鄉大地

鄉村振興

自黨的十九大首次將“鄉村振興”納入國家戰略以來,這場農業農村裡程碑式的變革,正在天府大地上發生。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期間曾來到成都,並要求成都市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力爭“走在前列,作出示範”。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全省“一干多支”發展格局中的主幹,成都市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牢記黨中央和總書記“走在前列,作出示範”的囑託,以五大振興為抓手,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遵循綠色發展理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和“五項重點改革”,力求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交出一張優異答卷。

改革為綱 激活農村發展動力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推動農村資源變資本。圖為金堂淮口鎮龔家村油橄欖基地 胡大田 攝

9月13日,崇州市集賢鄉山泉村10組村民和成都市凡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崇州市凡耕農業旅遊有限公司,拿到了2.76畝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不動產權證》,意味著山泉村10組村民正式以2.76畝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該公司。這也是成都市首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聯營)案例。

位於崇州市集賢鄉山泉村10組的“凡樸生活”,是由成都市凡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租用該組的集體建設用地修建,之前每畝建設用地年租金為1萬元。隨著該項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雙方都開始有了顧慮——年租金不到3萬元,村民們覺得收入不高;而投資方也擔心租期到了之後村民們不再續租,也就不敢放開手腳繼續投資。

山泉村的困惑不是個例,這也是成都市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打破發展瓶頸的動因。按照四川省《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強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工作的通知》要求,成都市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聯營)改革試點,山泉村即是首批試點之一。經過廣泛的政策宣傳和群眾民主決策,該組36戶農戶共同摁下鮮紅的手印,將2.76畝集體建設用地20年使用權估值73.58萬元,與成都市凡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崇州市凡耕農業旅遊有限公司,實施“凡樸生活”民宿項目。山泉村10組所佔股份為15%,每年按照股份取得相應的收益,再將收益分配給村民。

在成都決策者看來,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是激活鄉村力量的內生動力。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市,成都市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從未止步。

在成都市的鄉村振興戰略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公共產品服務生產供給機制改革、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五項重點改革”成為改革的關鍵突破點。目前我市正在抓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探索盤活集體資產發展集體經濟有效途徑,放大制度優勢。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吸引社會資本上山下鄉,推動農村資源變資本。

綠色為魂 構建大美鄉村新形態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胡大田 攝

綻放的紫薇將道路染成了粉色,枝頭紅瑪瑙般的海棠果實累累……走進位於都江堰市大觀鎮的“問花村”,丹桂飄香,芙蓉似錦,雖已秋意濃濃卻依然繁花盛開,綠意盎然。

在這個頗具詩意的村落中,一條綠道將五個賞花基地串連成線:海棠園、梅花園、玉蘭園、紫薇園、桃花園,配以杜鵑、桂花、銀杏、櫻花、月玫瑰、牡丹等各類花木,將形成四季有花、處處觀景的生態景觀。

以項目為依託,推進全域景觀化景區化,這是成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的方向之一。圍繞成都市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我市將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大地景觀再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納入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堅持以“百鎮千村”景觀化景區化為突破口,構建“產田相融、城田相融、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形態,塑造出歷史文脈、經濟流向、綠色廊道、產業分佈交互融合的空間結構。

在這幅全域景觀化的藍圖中,“百鎮千村”搭起了全景的骨架,“天府綠道”6200公里把城市與鄉村相連。在重要產業功能區、軌道交通樞紐、重要交通功能節點、有基礎的建制鎮等,成都將重點培育和規劃建設100個特色鎮,並以“整田、護林、理水、改院”等為主要內容,協同推進1000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採取“特色鎮(街區)+林盤+農業園區”“特色鎮(街區)+林盤+景區”“特色鎮(街區)+林盤+產業園”等模式,打造一批鄉村田園綜合體,在川西壩子逐步呈現“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錦繡畫卷。

而聚焦聚力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我市還將強化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夯實農業生產基底。深化“一控兩減三基本”行動,我市啟動實施了100萬畝高標準農田、100萬畝現代林產業基地、100萬畝種養循環農業、100萬畝現代化灌區和高效節水灌溉、100個農業綠色高端品牌“五個一百”建設行動,下大力氣推動農業向綠色、有機、無公害方向發展。同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創建,聚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三大重點”,實施農村“廁所革命”,開展入河排汙口和黑臭水體專項整治,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今年計劃整治完成村容村貌薄弱村100個。

產業為基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安龍村盆景園 謝明剛 攝

沿著寬闊的道路走進郫都區安德街道安龍村,濃濃的川西民居氣息撲面而來:白牆青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村民自營的露天茶館內座無虛席;小橋流水間,精緻的各式盆景隨處可見。

“澆水要澆透,但盆內不能積水,有啥子養護上的問題隨時聯繫我。”一大早,村民鍾建一家就忙開了。原來,有外地遊客在他家的盆景小院內“相中”了造型別致的盆景。“這幾年苗木和大盆景很不景氣,現在我們轉型針對市民需求做小盆景,加上民宿等各種收入,一年能有十萬左右!”

郫都區素有“中國盆景之鄉”的美譽,受老一輩盆景大師的影響,安龍村種下了很多大盆景。近年花卉苗木市場不景氣,大盆景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村民的收入也一落千丈。“目前家庭園林綠化需求越來越旺,我們能不能調整思路,培育一些市民喜歡的小型盆景品種和造型?”在村委會的帶領下,以發展小微型盆景為特色的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每週都舉行盆景技藝培訓會,教村民們盆景賞析,交流盤扎技藝,同時合作社還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培育出金彈子、羅漢松、銀杏、梅花、貼梗海棠、六月雪等高端盆景品種。目前合作社從成立初期的幾戶人已經發展到現在的35戶,小微盆景種植上萬盆,年收入上百萬元。

大盆景遭受瓶頸,小盆景卻一炮打響,安龍村的轉型之路,正是近年成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動實踐。瞄準市場需求和產業高端,成都市大力實施“五個一百”工程,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即高標準農田、標準化農業基地、現代林產業示範基地、種養循環農業基地、高效節水灌溉基地等各100萬畝建設項目。規劃建設天府農業博覽園、成都崇州優質糧油產業園、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六大重點產業園,加快培育以天府源為代表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完善農業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優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現代農業生態鏈生態圈。

一方面注重產業鏈縱向提升,成都市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還著力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安龍村盤活村上的閒置土地建設了“水韻安龍”項目、百得豪斯等精品民宿和文旅綜合項目,打造出水上餐廳、特色民宿、咖啡圖書館、稻田景觀等一系列“新潮”的鄉村新景觀,同時依託村裡的9處新型聚居點,以檬梓社區為示範進行特色民宿打造,現已將11套村民的閒置住房打造成民宿,平均每年為每戶村民增收約1萬元。

按照“農業+旅遊”的思路,成都市將打造都江堰精華灌區休閒旅遊群和龍門山、邛崍山系山地旅遊區,塑造“中國川西林盤聚落”“天府古鎮文化”“成都平原四季田園風光”等旅遊特色品牌;圍繞“農業+文化”,我市將萃取川西林盤文化、川菜美食文化、都江堰水文化、大熊貓文化、茶馬文化、三國文化等特色文化精華,規劃建設一批農業文創示範園區、農業文創空間,培育一批農村文創智庫、文創企業,形成200個以上“農業+文創”基地;依託龍門山、龍泉山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都市將大力實施“農業+康養”行動,打造50個以山地運動、森林康養為主的健康養生基地;圍繞“農業+會展”,成都市將加快建設天府農業博覽園,提升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等農業展會的對外影響力,推動農業會展經濟快速發展。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10大重點工程

■全域鄉村規劃提升工程:

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對全域鄉村的空間形態、產業佈局、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進行全面規劃、系統設計,提升鄉村規劃的創意設計、功能統籌、產業融合能力。

■特色鎮(街區)建設工程:

打破城鄉圈層結構,打破原有行政區劃和城鎮體系,規劃建設100個規模在3-5平方公里的特色鎮(街區)。

■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

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整治,系統規劃打造一批形態優美、特色鮮明、魅力獨具的川西林盤,打造成為成都旅遊的靚麗名片和田園景觀的璀璨明珠。到2022年,全面完成1000個川西林盤整治任務。

■大地景觀再造工程:

以生態修復和節約集約用地為目標,推進全域增綠、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風貌改造提升、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整理,重現天府之國壯美秀麗的景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

大力開展“百鎮千村”景觀化建設行動,持續推進治水、治土、治霾、增綠行動,加快建設天府綠道體系,努力實現農村景觀化景區化,把農村建設成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園。

■農業品牌建設工程:

加強對農產標識、產地、質量、包裝、品牌的創意設計,以品牌整合資源、運作市場,把成都建設成為農業品牌的設計之城、以品牌運作資源的農產品集散之城。

■鄉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

構建鄉村人才建設長期規劃,加快建設“成都農業智庫”,打造西部農業人才高地。

■農民增收促進工程:

著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工程:

深化鄉村公民道德建設,把天府文化深度融入鄉村建設和居民生活,堅定農村文化自信,增強鄉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

■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程:

開展社區服務提升等“五大行動”,深入推進“醫聯體”“區域教育聯盟”建設,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加快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

5項重點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重點優化農業產業體系,以擴大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為重點優化農業生產體系,以發揮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為重點優化農業經營體系。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依法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探索宅基地依法自願有償退出有效路徑;完善農村集體產權交易服務機制,推動成都農交所與省內市州統一聯網,打造區域性農村要素交易中心。

■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

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打通金融血脈,加快完善金融組織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撐。

■公共產品服務生產供給機制改革:

推動財政投入方式改革,聚焦農村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不均衡不充分的重點領域,以現代農業主體功能區為主要依託,全面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

■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減少管理層級,打破行政區域界限,統籌環境營造、統籌產業佈局,高水平促進行政跨區、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動動手指轉發、分享

聯繫電話:84985020

郵 箱:[email protected]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推动乡村振兴 惠泽城乡大地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