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在當下與未來斷裂的地方,奔馳的大膽想法匯成了海......

奔馳在造概念車的這條路上從來就沒有停下過腳步。

他們不僅專心造車,而且關注車輛如何與人類生活更高效、更緊密地結合。

早在 2016 年的時候,奔馳就發佈了一款名為 Vision Van 的「電動物流車」,而且在它背後還有一套物流解決方案,專治快遞最後一公里難送達的問題。

這輛車擁有自動駕駛能力,車內的貨箱則是帶有分揀能力的機器人。從這個圓潤到極致的概念車以及它背後這套解決方案,可以看出來奔馳對自己的定位不僅限於汽車製造商,他們對物流全局有著更宏觀的思考。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時至今日,奔馳在對未來出行的構想上又上交了一份新的答卷。這次的想法已經不僅限於物流最後一公里了,它的藍圖變的更宏大,對車身結構也有著更多的思考,這款新的概念車基本可以涵蓋所有出行場景。

9 月 11 日,奔馳發佈了一款名為 Vision URBANETIC 的概念車,這是一款可載人,也可載物的電動車。嗯?好像奔馳的電動車前綴都愛加個 Vision,之前的幾款概念車,大多也都是以 Vision 命名。

這款車最有意思的點在於它的模塊化設計:車身與底盤可以分離,底盤與不同結構的車身結合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用車場景。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這麼看來,車身與底盤的更換結合需要人工操作,但這個過程看起來很快,奔馳自己也是這樣說的。

載人與載物的車身殼體是不一樣的。載人的車身造型更加圓潤,更貼近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家用車輛;而載物的車身造型更加方正,就像日常運貨的大車,儲物空間明顯大不少。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談到車身外觀,奔馳首席設計官瓦格納 (Gorden Wagener) 對這款概念車的設計發表了這樣的評論:

Vision URBANETIC takes our design language of sensual purity way into the future. We’ve created a standalone aesthetic for a mobility concept that has never before existed.

我們用純粹的設計語言給 Vision URBANETIC 帶來了一種未來感。我們為未來移動出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立美學。

與此同時,國外媒體 ELECTREK 用這樣的詞評價它:king of the weirdmobile(怪咖之王)。

評價外觀這種非常主觀的事,我們一般不輕易下結論,但這次我還是想偷偷說一句:雖然它很 Q,但的確沒那麼好看。有些網友說,像個頭盔,或者像個奇怪的蟲子。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關於具體的承載能力,奔馳官方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處於載人狀態時,車輛最多可搭載 12 名乘客;處於載物狀態時,最多可搭載 10 個 EPAL 托盤,內部空間可以自定義。

除了載人載貨的能力,Vision URBANETIC 當然還能送快遞。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這次概念的核心不僅是車輛本身,還有運維這些車輛的整套系統,這就需要依靠越來越強大的 雲端能力 。

車內除了正常的載人儲物空間,還有一個 IT 分析平臺。它可以將車輛信息實時上傳到雲端,車輛會根據交通情況及時調整路線,靈活協調用車需求,還能在不同的情況中深度學習,做出更優化的駕駛決策。奔馳表示,以後會推出一個類似 UBER 的 App 來支持這種交通工具。

這種「數字化管理思路」將會從源頭協調交通狀況,提高運輸效率。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套帶有運算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智能運輸體系。

奔馳最新概念車 Vision URBANETIC

對比來說,2016 年的方案將目光放在物流最後一公里這個領域,2018 年的方案則可以應對更多元化的場景,幾乎融入了人類出行的方方面面。而且奔馳在車身結構上也有更多的思考,可以實現載人、載物兩種功能,此外還有更強大的雲端能力控制車輛行駛、協調用車需求。

這種想法的轉變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依託當下日益完善的自動駕駛技術和雲端技術。隨著這些技術更加成熟,這些概念將不再是概念,而是成為我們生活中真實的存在。你期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