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出身清苦,其實先祖是商湯,亦是宋國國君後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人,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經師從老子,帶領弟子周遊諸國數年之久,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和《春秋》六經。孔子一直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封為聖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出身清苦,其實先祖是商湯,亦是宋國國君後人

事實上,孔子的先祖地商朝的開國之君商湯,後來周朝建立後,周公旦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利益,奏請周成王,下令冊封商紂王的親兄長微子啟在商丘建立宋國。等微子啟去世後,他的弟弟微仲繼承王位,而孔子就是微仲的十五世孫。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出身清苦,其實先祖是商湯,亦是宋國國君後人

孔子的生父叔梁紇原來是宋國貴族後裔,後來逃至是魯國,擔任了陬邑大夫。至於為何逃難至魯國,那是因為叔梁紇的高祖孔父嘉本是宋國大夫,曾擔任大司馬,在宋國的慄邑擁有封地,但後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逃難至魯國的叔梁紇因為是宋國公子的緣故,被魯國國君冊封為陬邑大夫。

叔梁紇的妻子施氏一連生下了九個女兒,由於沒有男丁,直至晚年的他才說服妻子同意其納妾。第一個妾室給叔梁紇誕下的長子由於有足疾,並不受其喜愛。叔梁紇只好再次納了不滿二十歲的顏徵為妾,此時的叔梁紇年逾六十六歲了,年齡差懸殊的他們決定一同在山上居住,後來顏徵懷孕了病重在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誕下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出身清苦,其實先祖是商湯,亦是宋國國君後人

可惜的是,孔子三歲之時,其父叔梁紇病逝,從此顏徵失去庇佑,被叔梁紇的正室驅逐出去,只能帶著孔子和庶兄孟皮搬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在十七歲那年,魯國的權臣季氏宴請士族貴家,孔子赴宴卻因為家境沒落,又是妾室之子,不受魯人看重,因此,果斷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出身清苦,其實先祖是商湯,亦是宋國國君後人

由於季氏家臣陽虎一直掌控者朝政,孔子在魯國的仕途一直不順,於公元前504年,孔子寫出《詩》、《書》、《禮》、《樂》等經典著作,名聲大噪,終於受到了重用,好景不長,此後孔子受到魯國權貴三桓忌憚與排斥,只好放棄仕途,開始率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傳播儒家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