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跳广场舞的村嫂成了守护平安的“红色娘子军”

经过三年的努力,嵊州市仙岩镇王树村的村嫂们从最初因爱好跳舞健身而召集在一起的“广场舞大妈”,蜕变成为嵊州市第一支顺利通过民政局备案登记的平安类社会组织——嵊州市仙岩镇村嫂志愿服务队。这支由28名留守村嫂组成的队伍穿着红马甲,行走于阡陌,为邻里守望平安,是辖区管家民警的好帮手。

在8月13日举行的授旗仪式上,村嫂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再娥满面笑容地从嵊州市公安局仙岩派出所所长和管家民警手中接过旗帜,激动地说:“走到今天这一步挺不容易的!要知道,我们一开始只是组织大家跳跳广场舞呀。”

2015年,由王再娥在内的几名领头人组织村里广场舞爱好者一起跳舞健身,而当时王树村的社区民警王锞常来村里走动,与村嫂们话话家常,帮忙解决困难。良好的互动使村嫂们渐渐自发自愿地参与进民警的巡逻、宣传、走访、调解等日常工作中。

为延续这种良好的警民互动,引导这支志愿力量更规范、有效地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治理中,仙岩派出所紧紧围绕越警管家建设的要求,按照“党政领导、社会协同、条块齐抓、各方参与”的思路,抓好村嫂志愿服务队队伍建设,制定《村嫂志愿者工作行为规范》,完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后勤保障,管家民警围绕纠纷调解、防范宣传等内容定期对她们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培训10次。

同时,仙岩派出所积极推行“邻里守望、田间瞭望、云端相望”工作机制,把村嫂志愿服务工作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微信群等线上载体加强警民双方的信息实时互通。

现在,经过培训和实战历练的村嫂们不仅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安全防范的宣传员,还是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和治安防控的战斗员。

今年6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村嫂王爱芬正在田里劳作时注意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背着一个大麻袋上了山。见其鬼鬼祟祟、形迹可疑,王爱芬一边记下了他离开的路径,一边赶紧给王树村现任的管家民警俞恒川打电话。

没一会儿,俞恒川赶到现场,在几名被召集起来的村嫂的陪同下,他找到了那名男子,随后发现是一场误会,男子只是背了个蜂桶上山捕蜂的。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俞恒川还是很庆幸村嫂们有如此高的警戒心,她们真正成了王树村自己的守护神!俞恒川说,王树村的治安状况一直很好,村民间也和睦友善,这离不开村嫂志愿队伍的努力。

如今,村嫂志愿服务队在村里有了一定的威望,村民也对她们有更高的期望。“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晚上跳舞结束后,都会再组织大家到几个村子里逛一圈,一来可以巡逻防范,二来么,也可以锻炼身体。”王再娥说。

通过村嫂和管家民警的通力合作,实现警民深层次、多方位、全天候沟通互动,继而形成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王树村现在正朝着建设“交通安全示范村”“无事无案村”的目标昂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