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武當太極拳的輕靈和技擊是有妙法的!

提升武當太極拳的輕靈和技擊是有妙法的!

武當太極拳是一項技擊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它的技擊要求是後發先至。也就是說在對方出擊後,借對方來力作出應敵反應。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不同的要求。正如拳論中所說的“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平時練拳看起來很慢,慢練的目的是要把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要練得合乎拳法拳理。要在意念引導下神經中樞高度集中,骨骼肌肉充分放鬆,以達到神經、肌肉的高度敏感性,在與對方交手時能感覺到對方哪怕很小的勁路變化,並借力發力,這其實也是拳論中說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級功夫。

提升武當太極拳的輕靈和技擊是有妙法的!

要想練出武當太極拳的高級功夫,練拳時放鬆入靜是非常重要的,不放鬆肌肉就不能快速發放;不入靜,中樞神經就達不到高度的敏感性。所以說放鬆入靜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是太極拳的基本功。

初學太極拳要從緩慢、鬆柔入手,先求松靜,由松入柔,逐步積柔成剛。所謂全身放鬆,就是自頭至腳,由內及外,完全放鬆,沒有一點僵力。感覺神經中樞松靜,思想集中,達到心平氣和的狀態,才可以開始動作。因為太極拳是一種順應人體的自然狀態,順其自然規律而引發其自然之力的一項運動。通過特殊的整體修煉過程,調整強化人體本能和開拓人體潛能,使練拳者的身心達到平衡和自由狀態,同時全身肌肉韌帶、骨骼以及各臟器,都能順從意念的需要,以達到既協調有序,又迅速靈活,乃至“屈伸開合任自由”的一種理想境界。太極拳放鬆鍛鍊的目的,是要使整個人體在意念導引下,做到隨心所欲地發放人體能量,也就是要使大腦信號與肌體動作同步化。

從技擊上講,在應敵時調動人體內力,順從意念的需要,把人體能量集中到一個施力點上,必須全身處於處處鬆開、節節鬆開的人體自然狀態,才能便於周身力量的迅速集中和快速發放。不發則已,一發則迅雷不及掩耳。所以放鬆是練好太極拳的基本條件。

太極拳的放鬆是用意的,積極振作的。所謂放鬆,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勁。要按照規矩用勁,以意貫注於動作過程之中。只要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去完成動作過程,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則練太極拳,就會逐漸產生一種輕靈而又沉重的,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這種鍛鍊方法能夠引人入勝,在練拳過程中會越來越感到趣味無窮。

練拳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的不放鬆之處。因此練太極拳是從動作的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的。太極拳這種放鬆用意,內外合一的鍛鍊方法好處很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升武當太極拳的輕靈和技擊是有妙法的!

1.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可以使精神上放鬆。緩解緊張情緒對身體的危害;

2.可以使腹式呼吸和橫膈運動不受牽制,在療病保健和技擊上,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3.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以後,氣血周流無滯,氣行於骨節隙縫之中,能加強節節貫串的作用;

4.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性,動作上的順遂和圓活性都能獲得高度的發展;

5.全身骨節由於放鬆而自然下沉,發展了下肢的支撐力,胸背、肋骨節節松下,外向前合,有助於沉氣,穩定重心;

6.能夠發展力量和速度。因為全身處處放鬆了力量,才能毫無阻礙地、圓活地加快速度;

7.穩定的重心有利於動作的靈敏和技擊運用時的發力;

8.放鬆用意的練習,有助於提高技擊能力,增強人的自信心和力量。

全身放鬆的太極拳練習,由於意識的引導和貫注,動作會逐漸和順協調,屈伸旋轉自如,久而久之,手臂極為綿軟而又極為堅硬,全身極為輕靈而又極為穩重,這就是積柔成剛。

在練拳過程中,每式的運轉過程是輕鬆的,到定式時是沉著的、貫勁的。太極拳的動作始終是螺旋式內外協調的運動,使全身各部位圓活無滯、富於彈性和韌性,所以能隨時靈活地集中於某一點,從而能發展力量和速度,如拳論中所說的“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靈活變化,周身一家,發力完整一氣。

  許多不真正瞭解太極拳運動的人,往往把太極拳的慢練、舉動輕緩誤以為是老年人的運動。其實,體育運動中,每一個發力前的動作,都首先是放鬆。只有先放鬆,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快速力量。太極拳放鬆之理不但適用於太極理論,而且適用於一切體育運動之中。

進一步講,太極拳放鬆入靜是練好太極拳的必要條件。陰陽虛實是練習太極拳的靈魂,傳統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純以神行,僅看到神的忽隱忽現,而剛柔的痕跡很難看出來。從太極拳的最高步驟和最高要求看,放鬆不是太極拳的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必要手段。

提升武當太極拳的輕靈和技擊是有妙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