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開國領袖精通中文,上台後卻馬上廢除漢字,多年之後全國後悔

文字是承載一個國家歷史和文明的載體,更是彰顯民族底蘊的特殊符號。漢字是我國古代先人用智慧創造的產物,而且要論當今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字,漢字絕對首屈一指。以至於自古以來許多國小勢微的國家和民族,他們沒有能力創造自己的文字,就直接搬運和借鑑中國的文字,為自己所用。比如說鄰國日本,最早就是照搬了中國的文字,直到後來逐漸摻雜了一些他們獨有的奇怪字符,才演變稱了今天日文的模樣。

小國開國領袖精通中文,上臺後卻馬上廢除漢字,多年之後全國後悔

歷史上還有一個國家千百年來一直沿用的中國漢字,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另一個鄰居越南。其實早在秦朝時期,越難曾是中國的一個省,所以漢語和漢字一直是越南的官方用語。但是到1945年,號稱“越南民主共和國締造者”的胡志明在建國上臺後,卻第一時間在越南全國廢除了漢字。要知道胡志明可是個地道的“中國通”,他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還有很高的書法造詣。

小國開國領袖精通中文,上臺後卻馬上廢除漢字,多年之後全國後悔

那他為什麼剛上臺就要在國內廢除漢字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主政者過於狹隘的民族意識所致,由於當時越南民眾大多使用漢語和漢字,剛建立政權的胡志明認為這樣會讓人感覺越南是中國的附屬國,面子上過不去,且有悖于越南國家的獨立性;另一方面是當年葡萄牙人侵略越南時曾普及過一段時間拼音文字,這種文字相對於漢字來說簡單易學的多,當時剛成立的新越南急於給貧窮落後的全國百姓“掃盲”,急於求成,選了這種拼音文字進行大力推廣,達到全民速成的目的,因此就廢除了另一種難學的通用文字——漢字。

小國開國領袖精通中文,上臺後卻馬上廢除漢字,多年之後全國後悔

胡志明雖然圖一時痛快廢除了越南的漢字,但是影響卻很深遠。因為越南的很多文化典籍都是用漢字書寫,這就導致了後來的國民對於古代留存下的一些文獻根本不認識,非常痛苦。還有一個問題顯得更為尷尬,那就是越南後來頻繁跟周邊鄰國爆發領土主權爭端,而記載這些地方主權歸屬的文獻資料大多又是漢字記載,因此顯得非常“打臉”。近年來很多越南學者呼籲恢復漢字的使用,也不知胡志明若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

小國開國領袖精通中文,上臺後卻馬上廢除漢字,多年之後全國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