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于“自然”方能捕“绿”

人是自然一份子。当前,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让国土绿化、退耕还林、湿地保护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得以落实,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而如何才能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修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桥梁,那就要让人们不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要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实际,探寻出一条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过去,我们经常在街道上看到随意丢垃圾,或是践踏小草的不文明行为。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抵制这类行为。再如,植树造林来说,以前主要以国家政策项目执行为主,而近年来诸如个人自发造林,社团、公司、单位公益造林的比例在不断增多。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类似“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植树造林,是每位公民的义务。”这些理念拉近了普通百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距离,让人们的生活融入到了“自然”当中,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不久前,笔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一所新建的职业技术学院看到学校规划设计颇有特色,整个校区环绕在翠绿的柏树之中,许多建筑间空下的片区被分成多个不规则的绿植区,学校里除了规划好的教学楼和操场外大部分以柏木、红柳作为妆点。教师林、学生林、师生共植林,虽然这一片片分散的绿植地带对于戈壁沙洲来说不足以称道,而其间的内涵却极富生态聚能量,学校通过让教师带头植绿、师生共同植绿的方式,从一棵树苗开始,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俯身于树木成长之侧,生态建设中的“知行”便合二为一,既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根深了生态文明理念,又让这里增绿不少,育树又育人。

于是,我们看到不仅是整个学校被绿树环抱,而是从里到外所蕴含的那份执着于生态发展理念的力量,同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相融,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同那不断出现的新绿相融。

一棵树要经过十年之久的培育才算称得上是成树之仪,一片林带的成型到发挥其生态功可能要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当生态文明的理念遍布于我省大大小小的山岭河道之时,当每个人都有了融入“自然”争当植绿者的动力时,到那时我们所捕捉到的绿色便不止于眼前,而是遍布每个人目光所及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