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入冬后的寻甸,傍晚时分多了些许凉意,而大街小巷却仍是一番热闹景象,相互追逐嬉戏的孩子,聊着家长里短的老人,人们在外闲逛的再晚心里也安心……百姓安居的背后,是警笛长鸣、警灯彻亮带来的归属感,是警风严整、警民和谐带来的安全感,更是寻甸县公安局狠抓规范接处警工作大幅提升带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是寻甸县公安局全体民警以饱满的热情、严明的纪律、务实的作风始终在践行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寻甸县公安局不断健全接处警工作机制,规范接处警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打击违法犯罪质效;同时织密社会防控网络,建立警务机制,提升了打击犯罪的即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守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执法有规 规范接处警强化执法源头

无规矩不成方圆。接处警是公安机关开展执法工作的源头,而规范接处警工作则是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更是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载体。近些年来,群众维权意识提高的同时,对法律一知半解“乱维权”的现象逐渐增多,再加上警情多、难度大、民警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差等主客观因素,这使民警处警易陷于被动,执法难度显著增加。针对基层派出所民警接处警工作中面临的话难说,警难出,遇到复杂警情不知如何处置的尴尬局面,2015年3月份,寻甸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法制大队、政工室等部门结合辖区县情、民情、警情“三情”,对辖区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定期的实情研究和专题探讨,自此,寻甸县公安局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规范接处警工作助推执法规范化的探索之路。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警察执法,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处警过程中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寻甸县公安局通过米兰达告知词:“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将成为呈堂证供”获得启发,提炼出三种不同的现场“告知词”。通过民警规范、洪亮、有气势的语言第一时间抢占管控现场的主导地位,威慑现场人员,避免警情升级失控,同时增强公安机关执法的震慑力和提升民警处警自信心。

结合当前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立足辖区实际,寻甸县公安局聚全警之智制定《寻甸县公安局接处警工作细则》,严明执法过程的全处警细节,出台《寻甸县公安局接处警工作基本要求》,推广使用78字的“三字诀”规范处警行为,从快速反应、现场管控、依法处置、取证到位、普法宣传五个环节严明接处警规范操作流程。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接警情、带装备,亮警灯、鸣警笛,开记录、询现状,预评估、初分工,知村干、同处置,快赶赴、达现场,表身份、说告知,选利位、控现场,评风险、呼增援,问情况、判关系,定性质、妥处置,重音像、会取证,法教育、防反复。”以浅显易懂的78个字点明规范接处警执法过程的核心规范要素,让民警在处警过程中有章可循,促使警情处置更得心应手。

为全力助推接处警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寻甸县局完善了规范处警的四个配套制度。一是完善接处警视频点评制度。采取派出所一周一点评、局领导一月一点评,分析警情处置过程中的成功可取之处和经验教训,针对问题共同探讨研究整改措施。二是建立接处警工作纠错制度。制作《寻甸县公安局接处警规范监督检查表》,执法民警可根据反馈的监督检查表勾选要素,及时发现处警过程中的疏忽和不足,以便进行改正和完善。三是健全接处警视频摄制、保存制度。严格坚持两台以上执法记录仪全程摄录取证,对视频资料专人归档保管,长期保存,随用随取。四是实行接处警工作回访考核制度。每周通过指挥中心电话回访、分管领导上门回访等方式每周随机抽取警情进行回访,对不规范行为点名通报。每月县局检查考核,并将扣分情况纳入年度化工作考核,倒逼整改。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坚持,寻甸县公安局接处警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接处警更加规范,民警执法自信和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真正做到了敢处警、能处警、处好警。同时,规范处警带来了处置效率提升、警情减少、治安稳定、警民融洽的局面,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大幅度提升。截止2017年12月,3年的狠抓规范接处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群众投诉率下降51%。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2016年、2017年寻甸县仅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事件。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寻甸县公安局局长:“把一线民警的自信心和威慑力树立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老百姓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又做出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这是我们抓规范接处警工作的初衷,更是当前执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人民公安为人民|寻甸县公安局促执法、保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