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永:徒步調查河北長城兩千里 70%缺乏保護現狀堪憂

郭建永:徒步调查河北长城两千里 70%缺乏保护现状堪忧

淶源縣白石口長城。郭建永供圖

長城網訊(記者 商棠 胡曉梅)“在開展長城資源調查之前,長城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巍峨挺拔、壯美無比的。然而,當我們調查組沿著長城走了1000多公里後發現,不少長城淹沒在雜草、廢渣中,甚至被人為損壞,超過7成的保護現狀較差。”9月25日,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郭建永對記者說,尤其那些地處高遠地段的野長城,那真是太美啦,就是沒有保護利用好。

河北是長城資源大省,現存有戰國、秦、漢、北魏、北齊、唐、金、明等不同時期的長城,行經承德、張家口、秦皇島等9個設區市的59個縣(市、區),其中明長城1338.63公里,早期長城1159.9公里。

河北境內的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老龍頭,西至懷安縣馬市口,南至邯鄲武安,行經秦皇島、唐山、承德、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等8個市40個縣區。因為長城的整個精華地段在河北,2006年國家文物局啟動“2006——2014長城保護工程”,指定我省及甘肅兩省為長城資源調查試點省份,2007-2009全面展開明長城資源調查工作,2009-2010開展早期長城資源調查。

“通過長城資源調查,摸清了河北長城資源家底及保存狀況,同時也發現了保護管理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保存狀況差,另外一個就是行業認知、社會認知都比較差,都比較弱。有些地段的長城非常精美,但人跡罕至,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長城的保護和利用亟待加強。”郭建永意味深長地說。

郭建永:徒步调查河北长城两千里 70%缺乏保护现状堪忧

撫寧153號敵臺。 郭建永供圖

長城保護 喜憂兩重天

“我們從秦皇島的山海關出發,沿著燕山、太行山走下去。整個調查時間在一年半左右,沿著外長城、內長城行走了1000多公里。”郭建永介紹,河北的長城分為內長城和外長城。內長城是從北京一直往南到邯鄲涉縣,外長城是從山海關一直到張家口懷安的西洋河。河北境內明長城內外加起來有1338.63千米,共1123段牆體。其中,單體建築包括敵臺、烽火臺有5363座,關堡273座,相關遺存有159處。河北現存明代以前早期長城1467.14千米,共608段牆體,單體建築1869座,關堡479座,相關遺存有8處。

河北境內的長城尤以明代長城保存較為完好。儘管如此,“但長城上亂刻亂畫現象嚴重。甚至有人把長城的方磚扛家裡幾塊做硯臺。金山嶺長城就有一段非常好的文字磚。再就是像遷西的三屯營,那裡原來是戚繼光總兵駐地,那附近的老百姓家的圍牆、廁所蓋的房子都有用文字磚蓋的,走在那裡的街上,走哪兒都能看到。”郭建永無奈地說,這些不文明現象大煞長城風景。

而在寬城的喜峰口長城整體保存狀況就比較好。那裡的村民對長城很有感情。因為那裡原先有個關口,附近的村民本身從祖上可能是當時戍邊將士落戶到這兒的,所以他們對長城有保護意識,那裡的很多村民都是長城的義務保護員,他們一發現破壞長城的行為,就立馬制止或者舉報。

郭建永:徒步调查河北长城两千里 70%缺乏保护现状堪忧

調查人員在撫寧縣九門口子母臺進行現狀調查(現場繪圖者為郭建永,右一。)郭建永供圖

這些精美的長城 資源得天獨厚

“除了山海關、紫荊關、金山嶺、青山關這些地方的長城雄偉美麗外,其實河北有些長城也非常漂亮。也很有開發利用價值。”說起精美的長城,郭建永眉開眼笑,興致勃勃。他介紹說,河北的明長城有一個精華地段,但是這個地方好像是不太被重視的一個地兒,實際叫樣邊,用大石頭壘砌的,工藝非常精美。樣邊就在懷來廟港那個地方,那一段和八達嶺接邊的,那段長城非常壯美,還沒有被開發。

懷來的長安嶺長城也是一處有待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長城。就是沿著官廳水庫有一串明代的烽火臺,也叫邊墩列戍,氣勢非凡,無比壯觀。

在張家口赤城城縣,長城的關堡最多,烽火臺也最多,在那裡的每個山頂上都有一個烽火臺,僅烽火臺大約就有1000多座,而且那些關堡保存現狀都很好,其地理位置與沽源接邊,地理環境、自然風光都很好,那裡至今未開發,可以考慮與沽源鏈接起來,作為一個旅遊線路,統籌規劃,綜合利用。

河北境內明長城的西邊起點張家口市懷安縣西洋河堡,那裡有西洋河堡、渡口堡,還有萬全左衛和萬全右衛相互呼應,他們是原來宣府鎮的兩個犄角,這三個地方的長城保護現狀比較好,主要是這些城牆城門的主要節點都還在。附近居民生活的傳統習俗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至今。

淶源長城是內長城中最精美的。在淶源的白石山國家地質森林公園裡頭包含著一段白石口的長城,白石口那段長城非常精美,為什麼叫白石口呢?那塊的石頭山體是發白的,非常搶眼,而且那段長城蜿蜒曲折,確實很漂亮。

郭建永:徒步调查河北长城两千里 70%缺乏保护现状堪忧

撫寧縣板場峪59號敵臺。郭建永供圖

統籌規劃 把長城帶建成旅遊帶、脫貧帶

“長城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很大,是河北發展的潛力和動能所在。怎麼把它的這個價值重新挖掘出來,重新讓它閃光,讓它服務於河北經濟發展?”郭建永認為,要整合利用長城資源,就需要對長城沿線的40個縣區8個設區市做一個大長城文化保護,或者叫經濟崛起的一個大的規劃,把長城文物本體的這種保護規劃納入這個大規劃裡,作為一個規範性的文件來指導這個長城帶的一些項目建設,用一個五年的時間把這個基礎工作做好。比如保護開發利用,旅遊的價值,扶貧的作用等,都統一到一個規劃裡,全盤考慮。

沿著赤城往西到張家口市的崇禮區,崇禮現在滑雪場比較多,像北京太舞公司、萬科等都在那裡建滑雪場,但這些滑雪場的背景都是長城,如果都去搞滑雪場去了,長城沒人去保護管理,這就是個問題了。既要建設好滑雪場,又要注意和冬奧會相關的這些長城地段的保護和利用,這應該是崇禮需要引起重視的一件事。

長城周邊的40個縣區涉及3000個左右的自然村,而貧困村能佔到85%以上。如何能讓這些貧困村脫貧,更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郭建永對記者說,有些貧困村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方便,現在村裡連人都沒有了。他記得在2014年,他們調查隊到懷來補充調研,到達山上的一個小自然村,名叫營盤村,小山村也就是有二十多戶人家,找半天,每家都沒人,後來走進一家,打開木柵欄後,發現有兩位遊客每週末來這裡度假,除此之外,再也沒有見到別的人。還有一次,他們走到淶源縣的大臺村,他們想打聽一下從哪兒上山近,找了半天,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沒見到人。就在那裡,調查隊發現還有磚窯,是明長城的磚窯。

郭建永建議,針對這種原始的、也沒有人居住的自然村狀況,政府可以把這些村收購過來,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或者是由公司運營,把村子改造成一個民宿,變成長城小鎮或者其他有價值的旅遊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