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從不問家庭收支情況的周恩來爲何突然查帳

1960年代從不問家庭收支情況的周恩來為何突然查賬

周恩來 資料圖

周恩來夫婦的清廉是人所共知的。周恩來去世前是十年“文革”和國家處於十分困難的時期,多年沒有調過一次工資。他們夫婦的工資一直保持在747.5元(周月薪404.8元,鄧月薪342.7元)一個月的水平上。與眾不同的是,他倆都不管理自己的“家財”,也從不沾一分錢鈔票。

據周恩來生前身邊工作人員介紹,周恩來家庭的收支是這樣的:每月去會計處領取他們夫婦倆工資和保管他們家現金與存款的人是周恩來的座車司機楊金銘。用錢多為周恩來的衛士長成元功、貼身衛士高振普。需要用錢時由用錢人從楊金銘那裡拿錢去用,用了後無論有無票據,都要到楊金銘那裡報賬。報賬時,一般都要經手人、證明人和收貨人三方簽名,至少是兩人簽名。這並非周恩來夫婦的規定,而是西花廳工作人員為了管好周恩來這個“家”自覺養成的習慣。

周恩來無暇過問家庭收支情況,只是每到月底由楊金銘向鄧穎超同志報一次賬。所謂“賬”也並非會計使用的那種正規賬冊,而是當時幹部使用的普通筆記本。這本記錄周恩來家庭收支的筆記本現在還收藏在楊金銘的長子楊毓祥手中。

大約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一天,從不問自己家庭收支情況的周恩來突然要楊金銘到他那裡細報一下他家近兩個月的收支情況。楊金銘一時很緊張:難道什麼地方出差錯了?他隨即拿上那本筆記本,還招呼上平常用錢的成元功、高振普等一起趕到周恩來那裡。

周恩來見他們都到了,便起身走出辦公室,在他的後客廳兼餐廳的會客室長椅上坐下,並示意楊金銘報他家的家庭開支賬。

楊金銘拿著記賬的筆記本念道:

……

3月1日買大蔥5分錢,廚房用;

3月2日買鹽一斤,1毛5分錢,廚房用。

“停。”周恩來一聲叫停後,用疑惑的眼光望著楊金銘說,“你們買鹽多花了我一分錢。”

楊金銘一陣緊張,連忙放下筆記本,很快找出了買鹽的那張原始收據,上邊清楚地寫著:“大鹽一斤,壹角伍分”。

周恩來查看了那張買鹽的發票後,示意他們退去,然後向北京市有關部門打了電話,詢問民用食鹽為什麼每斤要漲一分錢價。當弄清是因為北京市衛生局為了預防市民患大脖子病而對食用鹽加碘,才促使食用鹽價格提高之後,周恩來這才放心。

第二天,周恩來在外出時對楊金銘和高振普說:“我不是在意多開支的那分把錢,而是因為食鹽是千家萬戶都要使用的消費品,不能隨意漲價。”直到這時,他們才知道,周恩來是借查問他的家庭開支來掌握瞭解社會上的情況;而對一分錢鹽價的重視也正體現了周恩來一貫關心民眾生活的工作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