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產品經理小郭總抱怨自己有個不幸的童年,尤其是他把媽媽的“大寶”當玩物到處抹的時候——300米開外都能感受到小郭“嗨E”。的虧小郭沒動他奶奶的雪花膏。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由關蕙農、杭稚英和鄭曼陀等月份牌名家為“雙妹”繪製的廣告月份牌)

盛行於上個世紀30、40年代的雪花膏並不是護膚品品牌,而是護膚化妝品的統稱。

上海家化生產的雅霜是中國最早有規模生產的雪花膏,民國時期上海街頭關於雅霜的廣告之一,產地上海,並由上海"大陸藥房"總經銷。舊日的廣告上,印著當時的當紅明星白楊,甜心一般的笑容胸前一束鮮花,扮相讓當時的女人無比嚮往,也許這就是雪花膏的魅力所在。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馬尚龍記得,小時候父母請親戚朋友來家中吃飯,吃完飯後,就要請客人用熱毛巾洗臉,還要準備好一罐友誼雪花膏供客人塗抹。當年雪花膏不僅百貨商店賣,連遍佈上海的小煙雜店也有賣;不僅有賣整瓶整盒的,還有上海話叫作“零拷”的,就像拿著瓶子去油醬店打醬油一樣。

5、60年代中國物資較匱乏,普通市民對物質的需求基本只滿足於吃飽穿曖而已,對於護膚美容的需求相對較小,蛤蜊油作為極具人情味的護膚品很大程度的滿足了微薄需求。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手牌”是生產蛤蜊油的老牌子)

1957年出生的梁春芝對蛤蜊油記憶如新:“40年前我21歲,正是好時候,但是那時候咱們國家的物資不是很豐富,像我們這年輕的小姑娘,愛美的,抹的護膚品都是常見的國產品牌。像紫羅蘭香粉、美加淨雪花膏,還有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友誼雪花膏。每次一開工資,我們就會拿出一部分去當時的一百商店、光明商店、人民商店,想把這些心儀已久的東西買回家。價格也不算貴,大概都在幾毛錢到一塊多錢左右。咱東北氣候乾燥,大部分姑娘家都會用點兒雪花膏美一美,讓臉上的皮膚好點兒。老一輩人不捨得,就會去買幾分錢一個的‘蛤蜊油’,年輕人則是用‘蛤蜊油’擦手。”

蛤蜊油雖然價廉,卻也物美,不用說它的護膚功效,僅就外包裝而言,絕對賞心悅目:蛤蜊殼完整清潔,潔白光滑,上面塗蠟,貼有商標。城市中的孩子有不少是通過蛤蜊油認識貝殼的,姑娘們衣兜裡裝上蛤蜊油到學校上學,課間掏出來相互比較著,看看誰的蛤蜊殼更大,圖案條紋更漂亮。蛤蜊油代表著那個年代孩子們對美麗的嚮往,對幸福的滿足。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七八十年代是一個護膚界的劃時代標籤,各種國貨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紛紛上市。

熱衷於社區文藝活動的姚臻是在1980年當上新娘的,她記得那個年代結婚,親戚朋友所送上的新婚賀禮大多是花瓶、臉盆、熱水瓶等一些日用品,而在所有的新婚禮物中,她最喜歡的就是一套精緻亮眼的護膚品。那時護膚品成為了新房裡最亮麗的裝飾品,這是那個年代的特色。上海年輕人結婚,新房裡即使沒有冰箱彩電,但是擁有一套護膚品禮盒,也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如今,那些烙滿年代感的護膚品非但未黯然退市,反而枯木逢春。

2017年5月,百雀羚廣告在朋友圈刷屏。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百雀羚全新品牌理念大獲成功,國貨美妝份額飆升。你很有可能從一位“80後”女孩的書包裡掏出用“百雀羚”或者“鳳凰甘油”秘製的護手霜。凡士林潤膚霜、友誼牌香脂、宮燈牌杏仁蜜、詠梅奶液、芭蕾貂油膏、紫羅蘭沉香粉、華姿牌髮油……這些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護膚品如今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新美容寶典。

老式護膚品煥發新生同時,便捷的購物渠道更飄來了“洋貨”新鮮的味道,也更豐富了對皮膚管理深度需求。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它雖然不起眼,卻是媽媽年輕時候的味道……

護膚品存在的意義不在於對“年輕”的追求,而是種對生活應有的態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