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即將騎行西藏,會長(經常出現在我們直播的楊歷軍先生)打來電話,說要採集素材,幫我準備預熱宣傳的文章。我剛說了兩句,就被他叫停了:“我不要聽這些高大上、偉光正的,咱們接點地氣——說說你遇到的那些囧事吧!”

過去的記憶總是掩藏在時光的夾縫裡,會長的話就像一陣風,揚起了往事的塵砂。

初病

糖友的故事照例是從得病開始的——14年前,我9歲,因為喝了一瓶“營養快線”拉肚子、昏迷住了三四天院,出院以後,卻因為尿得太頻繁,再次被父母送進醫院。接診的醫生一聽我多尿,就說了一句:“搞不好是糖尿病!”這句話開啟了我的糖尿病人生。

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我爸是家族裡的長子,脾氣有點怪,是個善良但很有威嚴的人,我從未看過他哭,可那天我人生第一次知道一個人可以哭得如此傷心,如此哀痛。

而我的媽媽,一個星期就瘦了20斤。

小棟語錄——得了糖尿病,最痛的人不是你,而是你的家人

關於打針的囧事

確診1型,就要開始打胰島素,媽媽完全下不了手,每次看我打針都躲起來偷偷哭泣,爸爸只好挑起這個重任。

現在想來,每天在年幼的孩子稚嫩的肚子上打兩針,一定是爸爸每晚難以承受的噩夢。

直到我上了初中的一天,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胰島素筆,他則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因為看爸爸打太多次,我第一次給自己打針就很熟練,消毒、進針、拔針,完美!從此,爸爸擺脫了了他的噩夢——我能自己打針了。

長大以後,給自己打針的時候,我偶爾還會調侃一下:“老爸,好久沒練手生了吧?來一針試試?”

他笑了,如釋重負。

小棟語錄:得糖尿病的孩子要早自立,首先要學會自己打針!

關於測血糖的囧事

我就診的醫院,醫療水平不高,印象中有這樣一件事:有一次需要驗血糖,因為採血針缺貨,護士直接用輸液的那種玻璃瓶敲碎後的碎碴消消毒,就給我扎手指,那是我至今難忘的疼痛體驗,由於玻璃碴子後部比較寬,這次扎“針”給我的手指留了一個很大的創口,我用棉籤按著,十幾分鍾後才止血。

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那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完全沒有監測血糖的觀念,一切都是憑感覺,基本上每年只有在醫院住院的半個月期間檢測血糖,然後回家就照著在醫院的食譜吃。現在回想起來,不禁很有些後怕——這麼多年沒有好好監測血糖,竟然沒有出什麼太大的狀況,真是非常走運,非常僥倖。

小棟語錄:扎手指很疼,但為了自己和家人,每測一次都是愛!

關於低血糖的囧事

剛開始的時候,我因為低血糖昏迷過兩次並且住院治療,深刻體會到低血糖的可怕。醫院的主任特別跟我爸媽說:“血糖稍高點還沒事,低血糖會造成腦死亡的!”後來才從以前的治療方案換成了更靈活的“一長三短”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我的血糖算是初步“波動”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線上。

有一次,我下班後出門騎行,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不會出什麼狀況,就什麼都沒有帶。那一天還騎得特別high,騎出去很遠之後,忽然發現自己抖得很厲害,我知道壞了——低血糖了!周圍沒有賣吃的店,我掙扎著往回又騎了5公里才找到小賣部,昏著頭、眼前發著黑,喝下了一瓶救命的飲料,把小賣部老闆嚇得不輕,我感覺那時我已經到達了生命的極限,差一點就回不了魂!

從此之後,不管到哪裡,我都隨身帶著壓縮餅乾和含糖飲料。騎車的時候我會帶兩個水瓶,一瓶裝含電解質的水,一瓶裝我最喜歡喝的可樂或橙汁,後來換成了我姐西餅店裡自制的蜂蜜檸檬水。

小棟語錄:防火、防盜、防低血糖!

關於吃的囧事

那時候,給我看病的醫生,反覆跟我的父母說:糖、水果、只要是甜的,什麼都不能吃——這造就了我童年最大的陰影。多年以後,一次跟小夥伴一起喝了不少酒之後,藉著酒勁,我還嚷嚷著要去找這個醫生的麻煩(當然沒有真去),出出這許多年的怨氣:怎麼能對一個小孩子說這種殘忍的話呢?經過學習糖尿病知識,我後來也慢慢明白過來了——這位醫生說的是錯的。

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在我9歲住院那次,聽說我得了糖尿病,姨媽跑來探望,聽醫生說了這麼多東西以後都不能吃的話,覺得我實在可憐,於是索性帶我出去大吃了一頓,算是向各種美食作正式的告別。當時的市集上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東西,印象中我吃了烤鴨,還吃了小籠包,回到醫院病房,一查血糖飆到28,醫生知道緣由之後臉都青了,狠狠數落了姨媽一通。

等我讀了初中,進入了“叛逆期”,因為父母盯得緊,我乾脆就很少在家吃飯,因為在外吃很自由,基本上是自己想吃啥就吃啥,可是醫生帶給我在飲食上的陰影並沒有那麼容易消除,內心深處其實還是不太敢亂吃的。有一次,我在街上買了個冰淇淋正要吃,迎面就碰上我爸騎著電動車過來,我把冰淇淋往地上一扔,就飛也似的逃跑了。

小棟語錄:不敢吃不對,隨便吃更不對,學會科學的吃最重要

關於學業的囧事

我是個浮躁的人,這充分體現在我幼時的學業上——我很不喜歡讀書,英語老師批評我,我還振振有辭地懟她:我是中國人,為啥學英語,難道你忘了八國聯軍了嗎?

15歲那年,可能是覺得我實在是吃不了讀書這碗飯,爸爸送我去騰衝學翡翠雕刻。由於我是第一次獨自出門在外,為了方便聯繫,他花2000多買了一臺諾基亞5250給我——那時爸爸一個月的工資才3000塊。

每天晚上,爸媽都會給我打電話,詢問各種情況。

學玉雕是件很枯燥的事,按照傳統,我需要跟隨玉雕師傅當3~5年學徒,學成出來才能有手藝養活自己。

初學雕刻,要先學會一門白描的技法,每天師傅的玉器行裡忙忙碌碌,而我則坐在一旁按師傅給的範本畫來畫去,有時候畫著畫著就開始打瞌睡,於是被師傅敲醒,呵斥幾句,接著畫。

師傅雖然對我嚴厲,卻經常說我很有天賦,是吃這口飯的人。很快,他就給了我一些切廢了的邊角料翡翠原石,讓我用切石機切著練手。初學咋練,很容易出差錯,有一次不慎切到自己的食指,連白骨都露了出來,後來還留了疤。也曾經不小心切壞過客戶送來的翡翠原石,讓師傅非常尷尬。

那時候,為了便於隱藏自己糖友的身份,我在玉器行附近的小樓裡租了一間房獨自居住,因為擔心自己會因為睡夢中的低血糖而醒不過來,就偷偷跟關係比較鐵的一位師兄說明了情況,還再三囑咐他遇到我低血糖的時候該如何處理。

沒想到後來果然就出了情況,有一次,該上班的時間我遲遲沒有出現,這位師兄很負責任的找上門,發現叫不醒我,我還全身冒著冷汗,他二話不說先給我灌了碗糖水,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送我進了醫院。

從那以後,我就選擇了公開自己的糖友身份。

小棟語錄;獨自“潛伏”是這個世界最危險、最難過的事!

關於騎行的囧事

16歲,我開始喜歡上了騎行,因為喜歡那種自由的感覺。外出騎行佔用時間,還影響到我的玉雕學業。

糖尿病如影隨形,我依然要撒歡成長——小棟“囧”事七重奏

記得第一次騎雪山,沿途將近有100位騎友在衝擊這段路程,這讓我起了好勝之心,幾乎騎了整個白天都沒停下來,後來在百子雪山車胎爆了,我和小夥伴在寒風中等了4個小時才等來救援。

因為缺乏經驗,有一次騎車下坡衝得太爽,車速太快,忽然遇到一個左拐的急彎,剎不住了。路邊沒有圍欄,下面就是懸崖,我用盡辦法才剎住車,前輪都掉出去一半,那一刻真是生死一線!

騎行在路上,經常會在山裡的村莊遇到村民養的小土狗。因為環境閉塞,這些土狗會將所有不常見的事物視為威脅,於是我就成了“吸狗神器”:有一次被一隻土狗“埋伏”,它忽然從道旁淺草叢裡躥出,跳起來想咬我的腿,我趕緊加快速度逃走,被尾隨追咬了半天,事後還在車輪上發現幾個深深的牙印。

小棟語錄:做自己想做的事,再苦再累也是樂趣

打了近一個小時電話,我的囧事還在不斷往外冒,會長說這次的素材夠了,我才停下了回憶。

這些年,雖然記憶裡有苦有樂,但是這些過往交織在一起,我才成為了現在的我。

我跟會長說,以後想好好騎行,想去影響到更多跟我一樣的糖友。會長馬上回復我:“管好自己的身體才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做好你的翡翠雕刻,而騎行是你的第三件事!”

我點點頭,笑了。

看完小棟的囧事,您對他也瞭解了個大概。去年年底見到小棟,第一印象是他暖暖的笑,聽他說騎行,說糖尿病管理,說自己的未來,更是讓人內心激動,每天打針測血糖,仍然要撒歡成長,仍然要堅持夢想,而且到現在,一切都看上去那麼美好,小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能否也像小棟一樣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呢?

今天下午4點,一直播,糖醫會客室,我們就請小棟口中的會長大人(楊歷軍先生)跟我們一起聊聊小棟,聊聊他的快樂源泉——重拾內心平靜,開啟幸福人生

——糖醫會客室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